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6|回复: 0

《这才是心理学》-精简版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7-9-9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Stanovich)
「卡片作者」筑牙
(预计本篇需要70分钟)

Day 1 科学心理学&可证伪性

№.1 本书导语
№.2 今日导读
№.3 心理学是什么
№.4 科学是什么
№.5 心理学与世俗智慧
№.6 什么是可证伪性
№.7 不可证伪的理论的危害
№.8 可证伪性的意义
№.9 今日总结

Day 2 操作主义及个案研究

№.10 今日导读
№.11 为什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这么难懂
№.12 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
№.13 个案研究可以作为理论的证据吗
№.14 安慰剂效应
№.15 鲜活性问题
№.16 巴纳姆效应
№.17 今日总结

Day 3 心理学实验

№.18 今日导读
№.19 相关和因果
№.20 方向性问题
№.21 关于霍乱传播的实验
№.22 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
№.23 控制组的重要性
№.24 聪明的汉斯
№.25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26 心理学理论的利用
№.27 今日总结

Day 4 聚合性证据&多重原因

№.28 今日导读
№.29 关联性原则
№.30 聚合性证据
№.31 科学共识
№.32 交互作用
№.33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34 今日总结

Day 5 概率推理&偶然性&抵制心理学的原因

№.35 今日导读
№.36 “某某人”统计学
№.37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38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39 偶然性与心理学
№.40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41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42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主要原因
№.43 今日总结
№.44 结语


Day 1 科学心理学&可证伪性


№.1 本书导语

心理学在最近十几年成为一门相当热门学科,从学界到普通大众都对心理学的热情越来越高。如果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甚至在系统地自学心理学,那笔者不妨大胆猜想,你涉足心理学的初心很可能是想解决自己、亲人或朋友的情绪或心理问题。这的确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生理上的疾病我们很难通过自学现代医学来治疗,但心理疾病似乎是可以的,因为心理学好像不是那种高大上的“科学”,学习门槛好像并不高。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心理学家出版了许多面向大众的实用类心理学书籍,电视媒体等传播渠道也加速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我们也常常在掌握一些心理学小技能后就能看到可喜的效果,但是,这一切都不代表心理学是一门外行人可以轻易发表判断性言论的学科。我们必须记住的是: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必须遵循科学的标准,有方法可以验证其理论,可被重复验证,并且可以接受公开的检验。

这本《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是一本经久不衰的心理学书籍,是许多国家心理学本科专业学习的指定书目。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并且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这本书如此畅销,虽然代表了它的经典地位,但作者也无奈地表示,这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仍然存在误区,并且现在看来,这样的误区会越来越严重,催眠减肥、激发潜在心灵能量、睡觉时学法语、心理自助等神奇技能常常“借用”心理学知识来推广,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伪心理学。

你或许会问,既然科学的心理学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大力推广,让人们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学呢?本书提出了四点原因:

  1. 人们对心理学知识缺少普遍的了解,并不清楚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认为心理学可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地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难免产生失望感。

  1. 术语体系产生了阻隔。既然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为了准确定义各种知识和概念,必然涉及到专业术语的使用。然而这种显而易见的原因却被大众驳斥:为什么你说的心理学我根本就听不懂?试想,我们会对物理学知识说出这种质问吗?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就预设心理学应该是通俗易懂的,这对心理学是相当不公平的。

  1. 心理学的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数年,也可能几十年。滞后性是每一门科学研究都会面临的问题,然而心理学却被硬定义为“实用性知识”,很多人会问:如果它不能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研究有什么用呢?

  1.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大众媒体对科学心理学传播不足、而伪心理学知识却大肆传播,导致大众真伪难辨。而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总之,在笔者看来,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书,不如说它是一本科普书,更准确地说,是心理学科普书。所以,请读者们以一个正确的期待对待心理学——它不是有许多学完可以立刻使用的小技巧,而是在学习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学习如何甄别伪心理学,从而明白哪些知识值得深入探索。


№.2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学习本书的第一、二章,在第一章——心理学充满生机中,我们首先全面地了解科学的心理学的基本特征,然后在第二章将了解分辨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可证伪性。

在开始正式的阅读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心理学一些标签,你的标签会是什么?会有“科学”这个标签吗?如果有,你认为什么样的心理学理论才是科学的?


№.3 心理学是什么

如果现在问你:你知道的心理学家有哪些?相信绝大部分人只能说出:弗洛伊德。的确,一是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大众了解的心理学家非常少;二是能称得上“心理学家”的国内专业学者并不多,即使有,也并不是活跃在媒体的那些。因此,大众的心理学印象几乎是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刻画的,但你是否知道精神分析早已被现代心理学抛弃了大半,因为它的理论架构虽然非常复杂,但并没有足以支撑这些理论的可靠、可重复、有因果关系的数据和证据。比如他把很多心理问题归因于童年创伤,然而没有人能够证明它们的关系,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记得小时候的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于是,弗洛伊德虽然让心理学声名远扬,特别是在许多艺术和文学作品中,但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内,它所占的地位已大大降低。现代心理学包含了大量不同研究主题、背景和方法,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横跨多个学科之间。目前,由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的分支机构就多达56个,而且还是较为宽泛的分类。

(一)心理学面对的质疑

1.心理学分支为何无法高度整合?

如此多的分支不禁让大众怀疑心理学是否足够科学?为什么它像社科一样分类如此之多?为什么它不像物理化学生物一样有内在统一性呢?面对这些质问,心理学家觉得并不公平,要知道,决定一门学科结构的常常是它的发展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如此年轻的学科,面临的困境其实和20世纪早期物理化学等一样,比如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力学、光学、声学和电学等,当时也仅仅是在数学理论水平才实现了整合。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现在的整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有一天实现,其过程也会极其困难,而且也不是在内容的维度去整合,而是从研究方法上。

2.心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知道,哲学几乎是所有现代学科的起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由此单独成学科,心理学也是如此;然而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又导致它类似于社会科学、人类学等学科,似乎难以独立开来。

但作者认为,有两点可以证明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是它的研究是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二是从这一知识衍生出来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请牢记这一点。)

(二)心理学涉入了它不该进入的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推广,必然要进入许多传统领域,如神学谕告、世俗智慧等。可以说,人类知识每向前一步,都会引起反抗,比如早期解剖学的发展就受到基督教的阻碍。想象一下,当你一辈子都深信不疑的神秘力量居然被心理学解释为心理暗示的作用,你该会有多崩溃。


№.4 科学是什么

既然我们前面一直在说科学心理学,那么什么才是科学呢?(作者在本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想更深入地理解,笔者推荐查尔默斯的一本科学哲学的科普书籍《科学究竟是什么》。)

总的来说,科学主要有三个重要特征:

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通俗地说就是基于观察来寻找世界的规律。而且这种观察是系统的、结构化的。

2.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也就是说,一项发现如果想在科学界获得公认,就必须提交给科学团体,接受同行的评审,并且当同行重复实验时,能获得相同的结果。比如2016年5月闹得沸沸扬扬的科研事件: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因为有人提出该试验结果无法重复,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结果真实性的怀疑。不过在2017年1月,《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已获得有关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并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虽然并不是所有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都必然正确,但同行评审却是一个最低标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民科、伪科学等常常会避开这些科学出版渠道,出现在娱乐化的媒体、互联网平台上,他们鼓吹自己的研究被主流科学界边缘化、污名化,因为这个发现过于先进,所以现在的科学根本无法理解。

3.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科学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可解的,也就是说它的答案是可以想象的,它用现在的技术可以解决,如果不能,它也是我们可以想象的答案。比如“孩子是如何获得其父母的语言”“我们的记忆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等就是科学可解决的问题,而像“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类的就是科学无法解决,将由哲学、文学去思考的问题。


№.5 心理学与世俗智慧

对于心理学研究的人类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民间智慧”来解决,但它们往往存在两种问题:

1.它们常常自相矛盾,你根本无法验证它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我们会说“三思而后行”,又会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会说“欲速则不达”,又会说“时不我待”;会说“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又会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鸡汤味,没错,这不仅是我们在劝告时使用的理由,也常见于各种内容大而空的书籍中。它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任意拿出一条来解释,因为已经知道了结局,所以它永远都不会错——它根本就没有被驳倒的风险。

因此,对那些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来说,我们应该思考一下,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就是过不好一生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遇到困难时选择哪种观念的思考过程、判断过程可不是它们能教会你的。

2.除了心理学家,普通大众根本不会去验证它的真伪。

作为中国应试教育的参与者,绝大部分的人应该对初中高中时代数量奇多的大考小考不陌生,那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呢?做选择题时,即使对答案感到不确定,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估计即使你的同学没有告诉过你,老师在备考策略的讲授时可能都会提到。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研究表明,这一建议完全是错误的,学生改变他们最初的选择后正确率会上升而不是下降。

你会发现,常识往往以一种智慧,而不是科学的形式出现,而心理学则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的检验者的角色,因此常常与人们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


№.6 什么是可证伪性

在开始学习“可证伪性”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最新的科研成果:2017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了大脑控制行为的真正机制,在大脑的左半球的语言区附近有两个小精灵,它控制了大脑许多区域的电化学反应,不过这种小精灵非常敏感,它一旦发现外界的探测,就会消失。

你发现这个研究成果的问题了吗?你会觉得这个研究简直就是在侮辱你的智商吗?因为你根本就无法证明小精灵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任何方法去验证这个研究,因此它是不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标准是科学理论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它表示科学理论必须有验证其真伪的方法。平时我们可能会听过“某某理论被证伪了”,这里要区分一下,这里的“证伪”指的是被证明是假的,与“可证伪”并不是同一概念(另外笔者想强调一下,“可证伪性”这一概念是科学哲学中的术语,它由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提出,许多人认为的哲学对科学没有帮助的想法或许应该改变一下了)。

作者还举了一个敲门节奏的例子:他的同事自称有一套“根据不同的人的敲门节奏不同而猜出敲门人的特征”的技能,作者一开始不相信,但是随着同事的猜测越来越准确,从猜出性别,到年龄、身高,左手还是右手敲门等,作者不得不承认,同事的确有这一技能。这些猜测都是可证伪的,但是程度却不同(比如来者是30岁以下的男性和来者是100岁以下的人)。很容易理解,越精确的理论越可证伪,相反,那些坏的理论会以笼统的形式出现,以免于被证伪。

另外,“敲门节奏理论”还说明了,我们不仅要关注被证实的数量,还要关注验证的质量,证实精确的理论与笼统的理论很明显前者质量更高。


№.7 不可证伪的理论的危害

作为心理学家,作者在进行公众演讲时常常被问及为何不讨论一下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ng perception, ESP)和通灵学方面的惊人发现,他无奈地表示,大众没有发现,这些信息的来源基本都是媒体,而不是科学界承认的信息来源。科学家们当然有研究过ESP,但他们发现这个领域纯粹就是神棍骗子的聚集地,他们不通过科学方法去证实自己的理论,而是搬出来超感知的“22条军规”,即心理能量是很敏感的、微妙的,怀疑者不能感受到这些能量,是因为他们的负面气场使这些能量瓦解,只有信奉者才有感知它们的能力。你发现了吗?这种解释就和开头的“小精灵”的假说一样,是不可证伪的。

那么不可证伪的理论对人类的进步会造成哪些危害呢?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例,精神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都是在事后对事情作出解释,只是制造了一种理解的幻觉,它从来不做事前预测。这种可以解释一切的属性使它无法推动自身的进步。例如对于抽动性秽语症这种疾病,在1921至1955年之间一直被精神分析法治疗,而且不同的精神分析师对此的看法也不一:有的认为是病人不愿放弃抽动,因为这是她性快感的源泉;有的认为抽搐等同于手淫,这一快感由生殖器转移到了其他部位;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强迫型人格和自恋倾向……所有的解释都符合这种疾病的表现,看起来都很对。然而最后,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导致的,它是一种生理上的病变,并已成功被药物治疗所攻克。

可见,不可证伪的理论最严重的危害就在于阻止科学的进步。


№.8 可证伪性的意义

在科学中,“可证伪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作者甚至评价它“具有解放意义”。

对于科学家来说, 它可以让科学家们着眼于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而不是致力于研究出完美的理论。所以它并不是“可证真”,而是“可证伪”。要知道,定义什么是正确,比排除错误要困难得多,比如医学上很难定义什么是健康,但是更容易找到什么是疾病。因此,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地修正,趋近完善。

对于公众来说,可证伪同样意义重大。作者设计过一个“鉴别信念的历史可变性”的实验,在问卷中,被试(指被实验对象,实验的参与者)需要回答“即使我所处的环境(家庭、国家、教育)与现实情况不同,我是否会有与现在相同的宗教信仰?”这个问题,结果大约40%到55%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宗教思想无论如何也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事实上,宗教问题是信念变化最典型的案例:欧洲和美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非洲和中东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大多信仰印度教等。因此,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可证伪性这一原则,当我们的信仰与观察到的事实相冲突时,最好是调整信念,而不是否认事实,这样我们将面临更少的个人和社会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受过教育的标志是可以去思考一种思想,而不是去接受它。”


(一)经过可证伪性理论检验通过的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

虽然可证伪是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原则,但这并不代表通过这一原则的理论就是科学的,当我们打算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代表之前建立的旧理论能够扔到一边,相反,新理论必须要能解释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同时还能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东西,否则它没有进步可言了。

也因此,科学总是去探究未知,而不是去证明那些早已为真的理论。科学研究有时在大众看来很“不靠谱”,但对科学家而言,科学从来就不是“必须产生确定的知识”,它是一个确定程度不同的连续体,是在研究中不断被修正的。

(二)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伪科学?

说了这么多关于不可证伪的理论,你可能已经学会如何识别这些面具,但细思一下,如若以后你再遇到它们,你会坚定地拒绝相信它们吗?换句话说,你觉得别人或你自己之前为什么会相信这些骗术呢?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并不如自己以为的这样坚定,波普尔认为,科学仍然有其局限性,仍然有许多它无法解释的现象,而人们并不能忍受未知,但这些神秘理论恰好可以“填补”这些空缺,给人以安全感。

现代思潮中甚至有一种危险的趋向——认为应避免让大众知道世界的真正本质,这种无知的面纱可以防止他们知道真相后的手足无措。然而,这些大多是政治家们的理念,对于心理学和其他科学,宗旨是拒绝向人类隐瞒真相。


№.9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本书的第一章——科学和心理学是什么,以及第二章——可证伪性。

关键词:

科学,心理学,实证主义,同行评审,世俗智慧,可证伪性,伪科学

要点:

  1. 心理学家认为,现在的整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有一天实现,其过程也会极其困难,而且也不是在内容的维度去整合,而是从研究方法上。

  1.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1. 科学主要有三个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1. 世俗智慧的主要问题是:它们常常自相矛盾,你根本无法验证它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除了心理学家,普通大众根本不会去验证它的真伪。

  1. 不可证伪的理论最严重的危害就在于阻止科学的进步。

  1. 对于科学家来说,它让科学家们通过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而不是致力于研究出完美的理论。

  1. 当我们打算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代表之前建立的旧理论能够扔到一边,相反,新理论必须要能解释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同时还能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东西,否则它没有进步可言了。

  1. 人们并不能忍受未知,但这些神秘理论恰好可以“填补”这些空缺,给人以安全感。

思考与讨论: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之后,你对心理学的标签中会有“科学”吗?还增加了什么标签呢?为什么?

你认为现在流行的知识哪一些是不可证伪的?为什么?(提示:星座、手相等)




Day 2 操作主义及个案研究

№.10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四章,关于科学研究中的操作主义和个案研究。

你有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当某个焦虑的、认为自己患上某种疾病的病人到医院求诊时,医生会安慰一下病人,然后开一些维生素之类的药品,结果过了一段时间,“病”果然好了。你认为,这些病人是真的生病了吗?医生开的药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一段时间后病就好了呢?


№.11 为什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这么难懂

如果你是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笔者想先问一个问题:你阅读过专业的心理学论文和书籍吗?如果你读过,很有可能是两种感受,一是似懂非懂,二是完全读不懂。为什么这样呢?难道心理学不应该是面向大众的学科吗?为什么要弄得这样复杂以至于想通过学习来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读者完全无从下手呢?

如果你提出了这些问题,那很可能是因为你对心理学有一些“预设偏见”——心理学并不是像物理化学那样的科学。这一点我们在第一天的内容中已经提及过,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偏见,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心理学的一些术语是日常用语,比如智力、焦虑、抑郁等,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心理学上对它们的定义与我们所理解的差异很大,比如抑郁症的定义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就占用了超过12页的篇幅,相反地,对于外行人来说,抑郁症可能就是“心情很糟糕、失眠、有自杀倾向等”。


心理学还有许多相当专业的词汇,比如某个全国性报纸以“你能用一般人听得懂的话重新说一遍吗?”为标题,报道了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的一次会议,该文嘲讽了会上一份题为《用Gf-Gc理论解释对WJ-R和KAIT的联合因素分析》的论文不说“人话”,然而几乎所有心理学的专业人员都知道这是关于智力理论的文章。你会发现,对于看不懂的物理学词汇,人们不会抱怨,但是对于心理学可就是另一套标准了,这实在非常不公平。术语之所以趋于专业,是因为有许多新的理论需要新的概念来定义,同时也为了便于学术界的交流。 


№.12 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

了解了专业术语的意义,我们再来看一下科学是如何定义概念的。

在第一章中关于“科学是什么”,我们了解了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实证可解的问题,对于那些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科学是不试图去解决的。而这一类问题,就是本质主义关注的问题。比如说科学会关注“生命是什么”,但不会关注“生命一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本质主义者常常会陷入对语言的无休止争论,相反,科学理论的概念要运用的是操作主义。

操作主义认为,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简单地说,这些概念是要可操作、测量的。比如,如果把“饥饿”定义为“胃不太好受”,就不是一个操作性定义,如果定义里包含可测量的未进食时间、血糖等生理指标才是可操作的。



(一)信度和效度

这些操作性定义要想有用,还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信度和效度。

信度类似于我们卡片4中学习的“可重复性”,也就是多次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称其为“信度”,是因为这个原则通常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一个说法是否可信的标准,比如A路公交车每天到达某个站的时间平均相差不到10分钟,B路则相差30分钟,我们会倾向于认为A路公交车的运行稳定性更高、更可信。

然而仅有信度是远远不够的,效度同样重要。效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性。试想如果有人通过测鞋码来推算智商,显然这种实验的信度很高,因为无论哪天测量,你的鞋码的变化都不会太大,但是这一实验明显缺乏效度,因为这两者根本没有联系。

(二)定义的变化

虽然当我们对科学理论进行定义时,定义的信度和效度缺一不可。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状态,很少有科学概念几乎完全通过可观测的操作来定义,特别是心理学的概念,大部分都是采取一种间接的方式。比如“A型人格”的定义是通过“强烈的竞争欲望、潜在的敌意、赶时间行为、达成目标的强烈驱力等等”二级概念来定义的,也就是还需要对定义里的概念再进行定义。

此外,定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相关的测量结果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比如心理学一开始对于“智力”的定义,仅仅是“通过心理功能测验所测到的东西”,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智力与学业成就、学习、脑损伤、神经生理学等变量相关,因此这一概念又进行了修订。我们看到,科学概念的演进,并不是像本质主义一样针对文字的争论,而是在实践中进步。此外,许多概念常常与不同的理论体系交织,这就涉及到多重操作性定义,比如物理学上著名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指的是所有的基本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心理学术语同样如此。


№.13 个案研究可以作为理论的证据吗

观众1:我丈夫是一个工作狂,对家庭完全不管。他有酒瘾,但是从来不承认!

嘉宾:他在家中排行老几?

观众1:老大。

嘉宾:那就对了。这种情况临床上有许多研究,深层次的原因是父母通常将自身的愿望和挫折转移到他们第一个孩子身上,而孩子会无意识地内化这些愿望。

观众2:不对呀,我哥哥就是家里的老大,但是我父母辛辛苦苦把他供到哈佛后,他读了一年就辍学,现在在山顶编篮子。

嘉宾:哦,是的,也有这种情况。他们是因为在“期望上旋”的动力过程中发生中断,从潜意识里抵抗了这种期望。


上面这段对话来自《奥普拉脱口秀》,嘉宾是俄狄浦斯人类潜能研究所的所长。看完这段对话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如果你学会了我们第二章的“不可证伪性”,应该可以判断出嘉宾给出的理由都是不可证伪的,另外,我们其实还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种规律:“伪科学常常会把个案研究当作理论的证据。”在这一章中,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14 安慰剂效应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个体或很小的群体集中和详细的调查。在早期的时候,我们的确要进行个案研究,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意识到个案很容易造成系统误差,试想,如果有很多相悖的理论都有个案支持,这时要怎么判断谁对谁错呢?

更重要的是,很多个案的成立,常常是基于安慰剂效应,它通常用于医学方面,是指仅仅暗示人们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足以使人感觉病情好转。在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中,所有的新药研究都必须包括对安慰剂效应的控制,也就是实验组病人会服用药物,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没有药物成分,只是与真实药物外形一致的食品),由此来判断新药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服用安慰剂后认为症状有所缓解的,在抑郁症和偏头痛中是29%,十二指肠溃疡是36%,食道炎是27%。

因此安慰剂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以至于有人会对安慰剂成瘾,相反,一些医生也会故意给患者开安慰剂。他们发现,这种效应还受到情境预期的调节,所有价格较高的安慰剂比便宜的效果更好。当然,有些康复并不仅仅是因为安慰剂效应,还有时间的影响,因为很多患者都会自然康复。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到,人类的身体是有部分自愈功能的。

虽然这种效应能正向应用,但我们也要防止它的负向应用。有些人会通过安慰剂效应诱发或强化“病人”的疾病,最近几年国内许多欺骗老人的药品和保健品公司,就是利用了这种效应。


№.15 鲜活性问题

个案除了受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外,还会受到“鲜活性效应”的影响,它指的是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境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利用“最鲜活”的记忆中来做决策。比如你打算买台笔记本电脑,浏览了各种网站查找所有关于笔记本电脑的信息,找了某电脑论坛做的数千份消费者调查,终于决定购买品牌A的电脑。但在一次聚会上,一个朋友告诉你他买的品牌A电脑用了不到半年就各种故障,他再也不会选择这个牌子的产品了。于是,你那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可能在瞬间就被这个个案改变了——你也不会买品牌A的电脑。可是如果你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品牌A是有如此多的消费者好评,比其他品牌都要好,但你仅仅因为一个负面的个案就推翻了你的调查,如果你因为一个个案的否定就去选择大众评选的次于品牌A的电脑,这样看起来不是非常荒谬吗?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容易被鲜活性效应影响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个案都相当生动,它不仅发生在你决策的最后阶段,而且很可能来自某人生动形象的描述,相比于那些严谨精确却冷冰冰的大规模调查,许多人会感性地被个案影响。鲜活性效应还常常利用在信息的传播上,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越战时期,媒体每周都会报道美军死亡人数,这个数字一般在200-300之间,而公众早已习惯了。然而有一天,某杂志用了几个版面刊登了前一周逝去的大约250个鲜活的生命,公众震惊了,激起了强烈的反战浪潮。我们看到,数字是抽象、冰冷的,而照片、描述往往对人的影响更强烈。


№.16 巴纳姆效应

“你今年想要改变的欲望会非常强烈,因为实在没法忍受去年没什么进步和变化可言的自己。今年会有更多的能量让你开始一段全新的局面,感情上要么是结束一段不怎么样的感情,要么是开始一段甜蜜的恋情;工作上会想要有新的尝试;学习上会坚定目标,暗自努力;生活上会下定决心去看更多风景”。

上面是一段某星座的年度运势描述,如果我把它加上你的星座,会觉得超级准吗?但你再想一想,期待改变、进步;有新恋情;工作学习更加努力;去更多地方旅行,每个人的愿望不都大抵如此吗?


星座利用的就是巴纳姆效应,即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大众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这个效应是手相学和占星术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延伸思考到许多玄学,比如超感官感知、生物节律、通灵、漂浮术等等。

我们看到,当安慰剂效应、鲜活性问题和巴纳姆效应都会对个案的形成造成影响时,我们怎么还能相信这些个案和见证是科学的呢?怎么能够让它们影响我们对科学心理学的判断呢?


№.17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三、四章,关于科学研究中的操作主义和个案研究。

关键词:

本质主义,操作主义,信度,效度,安慰剂效应,鲜活性问题,巴纳姆效应

要点:

  1. 你对心理学有一些“预设偏见”——心理学并不是像物理化学那样的科学。

  1. 操作主义认为,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

  1. 科学概念的演进,并不是像本质主义一样针对文字的争论,而是在实践中进步。
  2. 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1. 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说,仅仅暗示人们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足以使人感觉病情好转。

  1. 个案除了受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外,还会受到“鲜活性效应”的影响,它指的是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境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利用“最鲜活”的记忆来做决策。

  1. 巴纳姆效应,即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思考与讨论:

对于开头的思考与讨论题,你应该知道有些病人可能并不是真的生病,或者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医生开的药起到了安慰剂的作用,所以一段时间后“病”就好了(当然也有身体自愈的影响)。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认为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呢?他们可以帮你看清哪些伪科学?



Day 3 心理学实验


№.18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六、七章的内容,了解关于心理学实验的重要原则,以及人们对心理学实验的一些偏见。

你做过科学的实验吗?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你认为,心理学实验和这些实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又有什么差异呢? 


№.19 相关和因果

多年前,在台湾地区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研究,以了解哪些因素是和人们使用避孕工具有关的,也就是哪种变量最能够准确地预测避孕方法。结果发现,有一个变量和使用避孕工具的相关性最强,那就是——家庭中家用电器的数量,特别是烤箱。

如果你是研究人员,看到这些数据,你的想法会是什么呢?你会认为家用电器越多,人们越倾向于避孕吗?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所以,你可能想到了,决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关系的“强度”,而是“性质”,也就是这两个变量可能只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再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导致这两个变量相关呢?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这种可能:有一个与这两个变量相关的第三变量,它才是与变量有因果关系的,如这个例子中可能就是家庭经济情况,越富有的家庭拥有越多的家电,他们也更可能采取避孕措施。



(一)第三变量

像家电与避孕方法的关系就是一种“虚假相关”,当心理学家发现它们是虚假相关之后,就要寻找第三变量,并通过变量控制的方法来找到真正有因果关系的变量。偏相关分析是控制变量的一种,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这一理念我们在生物课中应该有所了解,比如当我们想研究阳光、温度、水、土壤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会一个个变量来研究,在研究阳光的影响时,就会让每组植物的温度、水、土壤等条件一致,从而能够只观测到阳光这一变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同样地,心理学家也是这样使用偏相关分析,比如关于暴力地区差异理论的研究,他们发现美国南部地区的暴力犯罪高于北部地区,于是他们检验了“热假设”,即令人不适的高温增强了侵犯性动机和攻击性行为,虽然从常识上分析,这两者有相关性并不奇怪,但犯罪率还会受到失业率、个人平均收入、贫困率、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确认是因为南部的这些因素导致高犯罪率,还是气温真的也会有影响。在控制了除温度的因素外,他们发现这两者的相关仍然显著,这就使得“热假设”理论的可信度更高了。


№.20 方向性问题

了解了相关与因果关系的区别后,变量的关系问题并没有结束,因为我们有时并不能正确地判断何为因何为果。

在教育心理学界,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阅读能力的问题。在一百多年前,研究者发现,眼动模式和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阅读能力差的人,眼动轨迹是不规则的,会有更多的回扫(从右向左的运动),在每一行的注视时间更长。于是研究人员提出假设,眼球运动技能的缺失是造成阅读问题的原因。由此各种“眼球运动训练计划”在小学生中推广起来。然而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它们的因果关系是完全相反的,并不是眼动模式导致了阅读能力差,而是阅读能力差导致了这种眼动模式,所以当儿童的文字识别和理解能力提升后,他们的眼动轨迹自然就变得平顺了。


最近十几年,研究者发现,文字解码和语音加工方面的语言问题才是阅读障碍的根源,所以妄图通过眼动模式等“速读”养成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可以说是个伪命题。其实我们按正常的思路想一下也知道,对于看不懂的东西我们是很难读得快的,比如一个平时只阅读娱乐休闲的微信文章的人怎么可能通过眼睛或大脑的机能提高,变得突然理解那些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艰深的社科、哲学、科普等知识呢?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前面所有说的这些虚假相关和方向性问题呢?研究发现,这和情境相关,我们把它定义为“选择性偏差”,指的是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作者举了个例子,当他询问人们美国哪个州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高于平均水平时,许多人会说亚利桑那州(位于美国的西南方,以空气质量良好著称),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为什么是这个空气不错的地方而不是烟雾弥漫的洛杉矶、不是其他环境更差的地方呢?事实上,这正是因为亚利桑那州的空气好,所以那些患病的人才会搬来这儿,最后大多在这儿故去,因此看起来就像亚利桑那州的空气导致了这些死亡。


№.21 关于霍乱传播的实验

在上一章中我们了解了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实验来控制和操纵这些变量呢?这就是这章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关于“霍乱传播原理”的实验。在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暴发了霍乱,医学界认为病毒是通过病人呼吸的空气传播的,但医生约翰·斯诺却不认同,他认为是因为病人的排泄物污染了供水系统,从而导致病毒的传播。


约翰·斯诺

于是他开始着手验证自己的假说。如我们在上一章所学习到的,许多变量都会影响结果,对于霍乱传播来说同样如此,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居住条件、居民的饮食和生活压力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某些因素是虚假相关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验证供水系统是否是传播途径的时候,就要保证两组研究对象的其他的因素一致。恰好,他发现同一个社区使用了两家不同的供水公司供水,显然,这个社区的居民的生活水平差异不大,可以作为两组研究对象。

斯诺发现,A公司为了避免水污染,已经迁移到河流的上游,而B公司则仍固守下游,他通过化学检测证明了A公司的供水的确污染更小,剩下的就是通过统计数据来验证了。他统计后发现,A公司供水的每10000个家庭里有37人死亡,而B公司却高达315人。由此,他提出预防霍乱的措施,如清洗肮脏的衣被,洗手和将水烧开饮用等,终于阻止了霍乱的进一步蔓延。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实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哪些是相同的变量,哪些是不同的、需要测验的变量,因此实验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分离变量,而科学思维基于的理念则是比较、控制和操纵。


№.22 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

我们已经知道控制变量对实验的意义,但是上面这个霍乱实验的自然又理想的情况可以说非常少见,科学家不可能花太多精力来寻找或等待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就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实验那样,绝大部分都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

虽然斯诺的实验看起来很理想,但它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它是由被试决定自己属于哪一组的。这样就涉及到其他无法控制的变量,比如他们选择不同的公司是不是因为其中一家口碑更好?还是更便宜?类似的这些虚假相关在那种实验条件下都是无法验证的,而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就能控制它们了,这就是“随机分配”的必要。

在随机分配中,被试不能决定自己进入哪种实验条件,而是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中,以保证每个被试有同样的几率被分配到其中一个组。此外,随机分配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实验中被试的数量,事实上也并不需要特别多,每组只要20-25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了。因此即使每个被试之间有一定的误差,也可能通过随机分配去除系统误差。另外,“重复实验”,即在各种环境下重复一个实验,看能否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也可以消除部分系统误差。

此外,我们还要意识到,实验的必要性也在于人类的直觉并不那么靠谱的,因为我们的眼睛和大脑都会“欺骗”我们,肉眼并不能看到全部事物(比如非实验状态下是看不到原子的),大脑也被我们原有的经验影响而形成错觉。比如如果没有伽利略做的比萨斜塔实验,我们从最自然的想法出发,会认为重的球比轻的落得快,而不是同时落地。

人们对心理学知识的直觉同样有这种错觉,比如心理学家在研究“手机对驾驶员的影响”时,询问了许多的大学生,很多人认为“通话不会影响我开车”“打手机可以防止我睡着”,但实验结果却告诉我们,开车时使用手机(即使无需手持)会严重影响注意力,增加事故的发生率(2007年)。你现在或许认为这是一种常识,但这也是因为假说被证实之后,公益广告推广的结果。


№.23 控制组的重要性

控制组虽然常常被大众和媒体忽略,但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重要的比较性信息。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家做的研究“人们为什么忽视控制组信息”的实验:他们给被试呈现一个图表(如下图,数字代表人数),然后询问他们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结果有相当多的被试认为是很有效的,这是因为他们首先关注了接受治疗并好转的200个人,并认为这远远多于没有好转的75人,然而如果你再看一下控制组,会发现有76.9%(50/65)即使没有接受治疗也好转了,高于实验组中接受治疗并好转的比例72.7%(200/275),说明这种疗法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可以看到,忽视控制组的信息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虽然在实验室中才能更好地控制变量,但对于心理学实验来说,人们却不这样认为。“你们居然把人当作小白鼠!”“这对对照组的人不公平!”诸如此类的批评此起彼伏。比如纽约市对公共项目进行测试,旨在防止人们流离失所,但符合项目条件的人远多于资金所能覆盖的人,于是政府决定测试项目的功效:他们随机分配了一些人(实验组)加入项目,另一些人(控制组,或称为对照组)则不加入,从而对比出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表面上看,这种实验导致了一部分人仍然处于流浪的状态,像那些无助的实验小白鼠一样,然而批评者们忽略的是,并没有人因为这些实验损失了任何东西,因为无论人群是否被随机分配,都只会有相同数量的人接受项目资助。因此这些人存在实验中的理由,就是去验证项目是否有效,从而对项目进行修订和推广。换句话说,唯一能够断定一个项目是否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真正的实验。


№.24 聪明的汉斯

100多年前,有一匹十分出名的会算术的马——汉斯,无论训练员给出加法、减法还是乘法题,它都能用蹄子敲出答案。难道我们一直以来都低估了马的智力吗?然而这个谜团很快被一位心理学家解开了。他认为,汉斯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反应来“算出”正确答案的,当汉斯接近答案时,训练员会无意识地稍微歪一下头,然后汉斯观察到就会停下来,从而“算”出了正确答案。于是他用一个设计精良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让提问者在汉斯的视线范围之外提问,在此条件下,汉斯神奇的算术能力就消失了,心理学家的猜想从而得到了验证——这并不是一匹智力与众不同的马,只是会察言观色而已。

破解了汉斯的秘密后,这种假象似乎已经不能欺骗大众了。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又换了面目卷土重来,摇身一变成一种全新的自闭症治疗技术——辅助沟通疗法。这种技术是使用一种“辅助器”,只要把自闭症儿童的手和胳膊放在上面,他们就可以在它的辅助下,在键盘上敲出相当有文采的句子。这无疑给家长们带了巨大的惊喜和期望,各种知名的媒体也纷纷报道这种神奇的方法。然而,科学从业者一眼就看出这只是汉斯事件的翻版:患儿的表现是依赖于辅助器发出的不易察觉的提示,当研究人员分别给辅助器和患儿呈现相同的图案时,孩子能正确地打出图案的名字,但如果呈现的是不同的图案,孩子打出的却是辅助器看到的图案,可见,答案是由辅助器而不是孩子决定的。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谨慎地区分描述现象和解释现象的重要性。看起来似乎是孩子主动发出信息,机器在辅助,但这实际上只是我们假定的一个前提而已。


№.25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在第5、6章我们学习了实验的一些基本原则,在这一章中,我们再集中分析一下,为什么大众认为的心理学实验的批评是不正确的。

前面也提到过,自然状态下是很难达到良好的实验条件的,因为真实生活中各种变量的互相影响太多,基本只有在实验状态下,我们才能控制某些变量,操纵我们想研究的变量与结果的关系。

另外,很多发现在自然状态下是根本观测不到的,比如原子结构、粒子的运动等等。你可能会说,这种实验方法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上使用当然没问题,可是心理学上就有点奇怪了。为什么会奇怪呢?心理学从来都是科学的学科,难道我们可以因为研究对象的改变而改变对科学的定义,从而改变科学的实验方法吗?显然不能。

(一)对“随机取样”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实验没有采取随机取样,所以真实性值得怀疑。可事实上,无论是什么科学实验,都不会随便选择样本,比如化学实验不会随机选择各种浓度不同的溶液进行实验,心理学同样如此。无论是什么实验总是会一些个体是不适合的作为样本的,这不代表结果是片面的。

我们要区分“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的区别。随机分配这个概念我们在第6章学习过,它是指符合条件的样本在实验中会随机地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照组),这样才能减少系统误差,以及防止被试的心理预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6 心理学理论的利用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心理学研究所验证的理论是难以应用的,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和使用。的确,这是一种合理的推理,但并不是科学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本来就不致力于研究应用型心理学,或者说,即使大部分研究有其应用目的,它也是为了发展理论。这和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目标是一样的。

我们把主要目的是为验证理论的研究称为“基础研究”,把目的是为应用于现实生活的研究称为“应用研究”。虽然这两者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历史一再证明,这两种研究会随着发展而改变,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虚无飘渺的基础研究,可能会在之后变成重要的应用研究。比如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某个参议员选出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基础研究,认为这是政府资金浪费的证据,比如猴子为什么紧咬牙关。然而在之后的发展中证明,这一研究结果被广泛引用,它使得心理学对“紧张”这个概念得以操作化,对评估人们在密闭空间(外太空或潜水艇)进行作业时的紧张程度有极大的帮助。

笔者推荐读者可以关注一个很有意思的奖项——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rizes),它的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入选“搞笑”版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所以也不乏那些获得真正诺贝尔奖的学者。2016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中的认知学奖,获奖的研究就是调查“当你弯下腰从两腿之间看事物的时候,它们是否会变得不一样”。不妨猜想一下,未来它会有什么应用价值呢?


№.27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5-7章的内容,了解了心理学实验的要点。

关键词:

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方向性问题,随机分配,控制组,随机取样,基础研究

要点:

  1. “选择性偏差”,即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

  1. 实验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分离变量,而科学思维基于的理念则是比较、控制和操纵。

  1. 在随机分配中,被试不能决定自己进入哪种实验条件,而是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中,以保证每个被试有同样的几率被分配到其中一个组。

  1. “重复实验”,即在各种环境下重复一个实验,看能否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也可以消除部分系统误差。

  1. 实验的必要性也在于人类的直觉并不是那么靠谱的。

  1. 唯一能够断定一个项目是否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真正的实验。

思考与讨论: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你对心理学实验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吗?试着在网上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心理学实验,看一下它的实验过程,再对应一下今天学习的实验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删。




Day 4 聚合性证据&多重原因

№.28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8、9章的内容,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

在你看来,科学的进步靠的是什么呢?你认为有哪些关键的科学发现?这些发现是靠某个科学家的努力,还是由许多基础理论所成就的呢?


№.29 关联性原则

你可能看过类似的新闻:“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突破,人类可能活到200岁。”类似的新闻每隔数月就会在媒体中出现,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人类的科学研究有了关键性的进展。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让公众以为某一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某个关键实验得到解决,并彻底颠覆了先前众多研究者累积的全部知识。这种错觉在科学工作者看来非常可笑,但是对于媒体和大众来说,却是满足猎奇心理的大事件。



事实上,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样的飞跃式理论进步在科学史上是极少的,我们把这种认为科学大多是跃进式发展的观念称为“爱因斯坦综合症”,他们会认为新的发现必定违反关联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的意思是,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比如我们昨天提到过的自闭症治疗辅助器,如果它是有效的话,那将要求心理学重建神经病学、遗传学和认知心理学领域内的知识——它与这些知识没有任何关联。

事实上,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并不是靠某一个重大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理论奠基的,只是由于那个最重大的突破最广为人知,所以其他的小进步似乎都无关紧要了。事实上,科学家在研究中所使用的证据,往往不是来自某个完美的实验数据,而是需要从大量的实验论文中找到最准确的那部分,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基础。因此,科学进步的模式并不是公众以为的跃进式,而是“渐进模式”。


№.30 聚合性证据

科学进步的渐进模式引导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聚合性证据,也就是说,一个理论的来源常常是那些原本缺乏共同主题的知识积累聚合而成的。当我们使用聚合性证据原则时,会得到两种可能:一是所有实验都是以同样一种方式出现瑕疵,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对实验结论的信心不大,因为它很可能说明由于这些实验共有的某个特定的瑕疵才导致它们结论一致,因此这种结论并没有借鉴意义;二是所有的实验都呈现出不同的局限性,这样我们会信心大增,因为它说明了这些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并不是来源于某个特定瑕疵,而且它们有可能会互相纠正实验设计方面的错误,因此即使它们的结论有差异,但结果是相似的,实验证据从而得到聚合。

然而,公众对聚合性证据原则并不了解,认为只要理论有一点不完美,整个理论就不可信。这种错觉被一些团体所利用,比如对于“观看暴力电影、电影或录像的确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这个理论,就被许多电视和电子游戏公司所利用,他们不断挑选个案并暗示,只要证明每一个研究都存在瑕疵,就可以全盘否定总体结论。事实上,聚合性证据已经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聚合原则给心理学的启示远不止于此,它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技术的进步,比如因为过度依赖实验室实验而被批评的社会心理学,就转向了更富想象力的现场设计。著名的“旁观者效应”实验就是在真实生活中进行的,就像我们有时会在电视台看到“现象测试”,除了路人(被实验者),其他都是参与实验的演员,这种实验方法可以看到被试最自然的反应。

不过聚合性证据原则可以证明某个假设,也可以否定某个假设,否定会排除错误,这也是一种进步。


№.31 科学共识

聚合性证据原则让我们看到:在评估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时,要追求“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公众对此不接受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全球变暖”问题。

从1993到2003年间,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论文发表了900多篇,把“人类行为是影响全球变暖的因素之一”汇聚成压倒性的证据,然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常常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政治团体为了经济利益会试图否认这个科学研究。2007年8月13日,美国三大新闻期刊之一的《新闻周刊》杂志封面是一个巨大的标题“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和一个星号,不过星号解释了这仅仅是个玩笑,它讲述的是资金充足的政治团体是如何说服民众相信“人类造成环境改变是有争议”这一说法,而民众又是怎样轻易地被影响和煽动。



(一)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还强调了一个要点:当一个问题的最初研究结果看上去有些矛盾时,我们不应当对此感到绝望,很多时候,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矛盾的出现,有时是因为我们对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入,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也可能因为不同实验方法引起的差异。

这种把不同研究证据整合起来的方法,我们定义为元分析。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重视元分析,因为这样可以消除科学领域内对立研究间的争议。


№.32 交互作用

在上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这一章我们将超越变量间的单一联系,了解人的行为是由多重原因共同决定的,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难理解。

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某个变量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也并不表示这个变量是无足轻重的。因为这个变量与结果的关系不仅仅有理论意义,很可能具有应用价值,特别是当这一变量可以人为控制时。比如在治疗心脏病的研究实验中,发现某种治疗方案能将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不到1个百分点,但即使是这小小的百分之一的点,也可能会挽回全球每年因心脏病死去的几百个生命。也因此,实验者不得不提早终止研究,因为让控制组继续服用安慰剂显然有悖伦理。

由变量的多样性引出了“交互作用”这个重要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素可能会由于其他因素的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也就是说,某些因素之间会存在依赖关系,因此它们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会叠加。比如研究“儿童在不同压力情况下的患病风险”,无压力时的平均风险得分是82,压力因素A下得分是84(低风险),压力因素B下得分是86(低风险),但当因素A和B共同影响时,风险指数则达到了126(高风险)。


很多类似的心理学研究都有这种特点,比如发展心理学对早产儿认知发展能力的研究,他们研究了两组婴儿,一组是早产儿,一组是正常婴儿,先把他们随机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婴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智力训练,控制组则没有任何特殊照料。到孩子们4岁时,研究者发现,在特别照料下,早产儿和正常婴儿在认知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而控制组中的早产儿的认知水平大多低于正常儿童。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对于那些在社会经济条件较低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而言,先天的生理缺陷和后天不良的环境因素会成为他们发展中的累积性危害因素。


№.33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虽然许多结果是由多重原因或者由原因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的,但单一原因解释对大众来说却仍然有着诱惑,这种简单粗暴的归因方式把问题简单化,人们会充满信心地认为只要找到那颗“神奇子弹”(解决这个单一因素)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种心态是由于人们习惯性地用“零和”的态度,即当所有的原因相互竞争时,强调一个的必要性会降低另一个的重要性。

这种单一原因解释的倾向在有更多社会效应问题的研究中比较常见,比如在犯罪原因、恐怖主义成因、死刑作用等问题中,人们总是想找到唯一的“害群之马”。比如在许多基督教信仰比较强烈的社会,人们总是试图“解决”同性恋问题,因此对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人们就试图在基因影响还是心理因素影响这两个因素中找到最正确的那一个,但事实上可能这两种因素都有影响。

另外,人们也希望确认一些疾病是由先天还是后天因素的影响,比如对学习障碍的研究,一度被认为只与脑部病变有关,但后面发现,它与在早期学校教育中缺乏指导性经验同样有关,它是生理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抑郁症的研究,也曾经被认为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但最后发现是由基因和环境风险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药物加心理疗法能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体而言,这一章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却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对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对于我们在生活中探究事情的发生原因时,也可以考虑运用今天学习的这几个原则。


№.34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8、9章的内容,主要关于聚合性证据和多重原因的问题。

关键词:

关联性原则,聚合性证据,交互作用

要点:

  1. “关联性原则”的意思是,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

  1. 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并不是靠某一个重大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理论奠基的。

  1. 聚合性证据,也就是说,一个理论的来源常常是那些原本缺乏共同主题的知识积累聚合而成。

  1. 公众对聚合性证据原则并不了解,认为只要它有一点不完美,整个理论就不可信。
  2. 聚合性证据原则让我们看到:在评估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时,要追求“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

  1. “交互作用”这个重要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素可能会由于其他因素的出现与否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也就是某些因素之间会存在依赖关系,因此它们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会叠加。

思考与讨论:

在网上找一个有交互作用影响的心理学研究,试着分析一下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或者找一个你试图解决的现实问题,思考一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个问题,这些因素之间有交互影响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删。




Day 5 概率推理&偶然性&抵制心理学的原因


№.35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学习本书最后三章,关于概率推理和偶然性的知识,以及详细了解大众抵制科学心理学的原因。 



设想你是一位正在减肥、健身塑形的人,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减肥的方法呢?网络资料、书籍还是朋友的经验?当你在某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减肥卓有成效的人的经验分享,你会采用他的方法吗?如果他的方法与科学界公认的一些理论有冲突的话,你会相信谁?为什么?


№.36 “某某人”统计学

我们要承认的一点是,人类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很多事故的统计数据都告诉你:某某事故的发生率是百分之几。但没有人能告诉你,哪些人是那百分之几。但是,我们要意识到,预测的真实性并不因为它是概率性的而降低,比如当一位以定期体检服药、热爱运动、健康饮食而出名的名人因为心脏病死去时,人们会觉得难以接受,有人甚至认为是医生遗漏了什么,但事实上,无论是这位名人还是医生都做了所有能做的,但对于他这个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来说,在十年内罹患心脏病的概率为5%,而他恰好就在这5%里。即使因为他的出名而放大了这种不幸,也不代表那些保持健康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无效的。

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却很容易忽略概率推理,这种错误被称为“阿喀琉斯之踵”(来自古希腊神话,意为致命的弱点)。比如你在劝别人戒烟时,可能听过这样的理由:“不用担心。你看隔壁的老李,抽了快50年的烟,现在身体也好得很。要我说,那些说抽烟有害健康的也不一定对嘛。”这个常见的“某某人”统计学例子,也就是用特例推翻概率事实。假设吸烟致病率是95%,那老李很可能就是那5%,但其他人并不能因此而断定这种致病率是错误的,也不能确认自己在哪个概率区间。 


№.37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事实上,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概率推理的基本原则,这与我们在周二第4章学习的“鲜活性问题”是相似的。在心理学领域早已证实: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击败较为抽象的概念信息。

(一)忽视基础概率

虽然概率推理能力如此重要,但忽略概率信息的人不仅仅是普通大众,甚至连一些科学从业人员也会犯错。比如医学检测方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在每1000人中有1人携带艾滋病病毒,再假设有一种检查可以百分百地诊断出真正携带病毒的人,但有5%的误诊率会将阴性检查为阳性。假设我们现在随便找一个人来进行检查,结果呈阳性,表明此人是HIV携带者,那么他是真的患者的概率是多少?

很多人可能会回答95%,但正确答案却是2%。我们很容易关注“这种检查可以百分百诊断出阳性患者”,却很容易忽略“千分之一的携带者概率”这个基础概率信息。因此正确的计算方法是:由于1000个人中只有1人是阳性,如果另外999人(不患病)也进行了检查,他们被检查为阳性的人数接近50(999*5%)人,所以检查呈阳性的人其实有51(50+1)人,而这个人真的是患者的概率只接近2%(1/51)。这种假阳性率在临床检测上并不少见。

因此如果想做出正确的决策,要考虑两种概率:对个案证据做出正确或错误诊断的概率(5%);过去经验所提供的先验概率(即基础比率,在这个例子中是1‰)。

(二)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

我们都知道每次抛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试着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两个人在抛硬币,A抛了50次,B抛了100次,然后统计正面出现的概率,你认为谁的结果更接近50%?如果你认为两者都接近50%的话,那你就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关于样本量的原则:样本越小,产生极端值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简单的原则如果被忽略,很容易造成方向性的错误。比如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肾肿瘤发病率最低的是人口稀少的乡村地区,看到这个研究,你可能会解释这是因为乡村空气好、食物污染小等等,但如果再告诉你,肾肿瘤发病率最高的也是那些人口稀少的乡村地区,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吗?其实很正常,因为人口稀少的乡村地区本来就是小样本,因此必然会产生两种极端值。

(三)赌徒谬误



这个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同样的抛硬币的例子,如果连续6次都是正面,你下一次会押正面还是反面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反面,但事实上,下一次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一样的。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判断,是因为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相关联,这就是赌徒谬误。


№.38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这一章我们继续来学习和概率相关的内容,理解随机性和偶然性这两个概念。

人类的认知行为模式是很特别的,大脑的进化让我们不断地尝试去解释事物的关系和意义,有心理学家就说道:“大脑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无由来的关联性器官’——贪得无厌的意义制造者。”事实上对于环境来说,并没有那么多概念化的东西,所以当人类如果对于某些问题还试图一味地寻找概念性的理解的话,就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表现。

因此认识随机性和偶然性能让我们走出许多误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投资理财,很多股票分析师总是会有一堆看似专业的术语去解释股票价格每一次——甚至是那些很小的波动,让股民觉得,所有的波动都是有理由的。但事实上,很多波动都只是随机性的表现而已。

很多骗术也利用了人们对随机性的不了解,比如电信诈骗,骗子会随机给1000个人发短信,一半的收到的是“下周A股票会涨”,一半收到“下周A股票会跌”,假如这些人都看了短信,到下周有500人会发现这家公司的预测真准;下周骗子如法炮制,这500人中又会有一半的人发现预测很“准”,最终,总会有一些每次都收到正确预测短信的人,他们很可能就会落入骗子的陷阱,支付巨资购买所谓的“秘密信息”。

人们这种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错觉相关”。我们会错误地放大那些随机发生的事件,特别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比如误了车而偶遇了老同学;一个人在餐厅吃饭遇到前任;想起某个旧友结果她刚好打来电话……如果遇到这些事件,我们会觉得这种小概率事件居然会发生,真是太神奇了!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比任何其他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更高,只是由于它们对你的影响更大,所以才显得这样奇妙。


№.39 偶然性与心理学

有些人可能听过音乐圈有一个“著名音乐人大多在27岁死亡”规律,艾米·怀恩豪斯、科特·柯本(涅槃乐队主唱)、吉米·亨德里克斯(吉他之神)等等都是在27岁死去。不过,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并不奇怪,只是随机事件而已。后来英国医学杂志上刊登了对1956-2007年之间作品出色的歌手的分析,结果发现并没有什么27岁死亡的趋势。



上面这个例子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概率事件的原则,那当人们意识到事件的发生是有概率时,决策时会更理智吗?答案是否定的。认知心理学者们做了一个实验:被试坐在一盏红灯和绿灯前,他们需要预测每一次亮灯时哪个灯会亮,准确率越高得到的报酬越高,而实际上,红灯亮起的概率是70%,绿灯为30%,但亮灯的顺序是随机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被试已经发现了这两种灯亮起的概率,但他们却错误地认为亮灯的顺序同样是有规律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预测更准,他们会按自己的推测在红灯与绿灯间转换,但会保证红灯是70%,绿灯为30%。作为一个知道这些规则的局外人,如果现在让你去参与实验,你会怎样亮灯呢?很显然,你会选择一直预测红灯,因为这样至少会保证70%的正确率,而在红灯和绿灯间转变的被试,正确率只有58%。被试们的做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控制错觉”,即人们会倾向于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所以他们天然地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亮灯的规律,尽管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普通人中,许多专业的临床心理从业者也存在这种情况。有实验对比了“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的正确率,研究者给临床心理医生病人的信息,让其预测病人的行为,同样地,这些信息会被量化,用一个统计方程加以分析并给出预测,结果统计预测大获全胜。虽然承认统计预测优于临床预测,会对那些声称自己有独一无二的临床经验的专家造成损失,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就是靠这种“独特的”临床经验而被人信任的。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这并不意味个人的判断毫无价值,这里的运用是属于特定情境的,是在变量已经确认的情况下,而很多时候,科学心理学的研究都是在确认变量和变量间的关系上,这时心理学家的判断和预测就非常重要了。


№.40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我们在前面用了十一章的篇幅来介绍科学的心理学是什么,以及如何辨别伪心理学,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就回归作者出版这本书的原因——科学心理学为何不招人待见?

关于心理学的形象问题我们在第一章简单地了解过,现在我们就从一个最简单直观的角度来了解大众眼里的心理学——观察书店里的心理学书籍类别。当你逛书店或者浏览书籍电商网站时, 如果留心注意,会发现主要有这三种类别:

1.心理学早期经典著作

主要包括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代表作有《沃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荣格(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创始人,代表作有《人及其象征》)、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埃里克林(美国精神病学家,代表作有《童年和社会》《同一性与生命周期》)等心理学家的作品,他们主要侧重精神分析的观点。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并不可证伪,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被摆在心理学书架中重要的位置,而那些科学心理学著作,却被放在生物学、神经生理学或计算机科学等类别的书籍中。可见,当我们谈到心理学时,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很可能是非科学心理学的书籍。

2.伪心理学书籍

这类书籍内容主要是心灵感应、意念移物、通灵术、星座等,这些书籍无疑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人们热衷于那些有着神秘色彩的信息,它们似乎能解决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而且它们被伪装得简单易懂,不像科学心理学那样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虽然心理学也曾对这些伪心理学进行过研究,但他们发现,这些超感知现象在实验中根本无法重复,所以研究热潮也就冷却了。然而心理学却被这些伪科学所连累,在大众心中面目模糊。

3.心理学自助类读物

心理学常常被用来解决人际关系、心理调整,甚至减肥、提高性生活质量等问题,因此这一类也是书店里很常见的心理学读物,主要包括为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励志类书籍,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瓶装旧酒的书籍,以及只有极少数的由负责任的心理学专家为公众撰写的书籍。心理学作为一门备受追捧的学科常常被滥用,这一情况在数字化媒体和互联网上的情况更糟糕,常有一些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学从业人员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这类书籍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让人误以为心理学追求的是那种“菜谱式”的知识,也就是只告诉你如何做,但对基本运作原理一概不谈。我们应该意识到,图书出版这种商业行为与科研这种非商业行为的区别非常大,图书出版是为迎合市场和读者,科研却是由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才能判断是否有用,普通大众和科学家所思考的东西常常是不一致的。


№.41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并不是只有心理学会研究人类的行为,只是大家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已。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要接受的一个残酷事实是——当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发表研究成果时,心理学的贡献往往会被其他学科所掩盖。比如由美国公共卫生局主持的一项关于“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虽然研究工作都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但由于这项成果由美国医学会确认并推广,因此公众完全不了解心理学家对此的贡献。

再者,心理学因为分支众多,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在标识自己时会加上自己的研究领域,如生理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进化心理学家等等,因此造成心理学家面目模糊,大众常常会把心理学领域的成果归于非心理学的学科。比如当代杰出的心理学研究者丹尼尔·卡尼曼获得的是2002年的经济学奖(当然诺贝尔也还没有设立心理学奖),因此也没有太多人知道心理学对研究的贡献。


丹尼尔·卡尼曼

那么,心理学家自己对这些问题是否负有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的确有些心理学从业者在媒体中做出不专业甚至不道德的行为。不过,一些心理学家也勇于揭开这些遮羞布,承认并不应该把全部责任推给媒体和公众,心理学在发展中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双亲疏远综合症”这种曾经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其实完全是基于单独个案的“临床经验”,缺乏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聚合效度,但却一直被当作科学概念在使用。


№.42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抵制科学心理学的原因,简单地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冲突。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科学的进步会不断剥夺那些“权威”团体的地位,比如在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原理之前,当闪电击中教堂的木质尖顶并将其烧毁时,神职人员会和老百姓辩论——这到底是不是“上帝的惩罚”的征兆?

同样的,科学心理学打击最大的就是伪心理学产业。根据一项1991年的统计,在美国占星师的数量是天文学家的20倍,许多伪心理学术还进入医疗领域,比如潜意识减肥、通灵手术等等。美国国会在1993年估算,人们在这些医疗骗术上大约花费了100亿美元,相比之下,花在正规医疗研究上的经费简直少得可怜。

另外,人们相信这些伪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但科学心理学家们要做的,恰好就是呈现真实,而真实常常令人痛苦。这是一种令人扫兴的角色,因此我们再怎么强调辨别伪科学的方法都不为过。临床心理学家斯科特·利连恩费德总结了一些注意事项,他认为伪科学的主张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使得其主张免于被证伪;

  1. 强调主张是确证的,是不可辩驳的;

  1. 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

  1. 过度依赖轶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

  1. 逃避同行评审;

  1. 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学科关联性)。


№.43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12章的内容,学习了关于概率推理和偶然性的知识,以及再次详细了解了大众抵制科学心理学的原因。

关键词:

“某某人”统计学,基础概率,样本大小,赌徒谬误,偶然性事件,错觉相关,控制错觉

要点:

  1. “某某人”统计学例子,也就是用特例推翻概率事实。

  1. 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在大众心中,往往可以完全击败较为抽象的概念信息。

  1. 样本越小,产生极端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1. 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相关联,这就是赌徒谬误。

  1. 大脑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无由来的关联性器官”——贪得无厌的意义制造者。

  1. 对于人们这种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错觉相关”。

  1. 控制错觉,即人们会倾向于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

  1. 当多学科问题的研究成果发表时,心理学家的贡献往往会被其他学科所掩盖。

  1. 抵制科学心理学最重要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利益冲突。

思考与讨论:

今天开头的思考题相信你已有了答案,当减肥论坛里的个案与科学理论相悖时,我们应该倾向于相信后者,否则就陷入了“某某人”统计学的误区。

阅读到现在,相信你对科学心理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你心目中,心理学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如果和你之前的想法有所改变,改变最大是哪一点?为什么?试着和你的家人朋友解读一下你所认为的心理学。


№.44 结语

我们用了5天的时间阅读完《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这本书,它很可能和你之前阅读过的心理学书籍不一样,因为它并没有教授那些“菜谱式”的知识,你并不能学习到一两个能立刻使用的小技巧。

对于绝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的我们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信息泛滥的今日,我们很容易被市场上那些备受追捧的伪心理学的误导,而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帮我们厘清辨别真伪心理学的方法。

正如我们在开头的“本书导语”里提到的,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感叹:这本书能修订重印多次,畅销多年,恰好也说明了伪心理学信息泛滥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实我们只要牢记一句为心理学正名的话——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能理解为何我们不能随意对心理学知识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把我们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尊重同等地给予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删。

来源:熊猫书院  编辑:市场人
本文本仅供市场人(www.shichangren.net)内部学习交流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16066458号-1 )

GMT+8, 2024-4-26 22:24 , Processed in 0.09864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