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1|回复: 0

《精进》-精简版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7-7-21 19: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进》-精读

Day 1 审视时间
№1 本书导读
№2 思考与讨论
№3 对待时间的态度
№4 六种时间视角
№5 做值得做的事
№6 挖掘时间的深度
№7 树立最高目标
№8 今日总结

№1 本书导读

你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万语千言的渴望,可能都绕不开“不平凡”三个字。不管是心智、眼界、成就还是情感,我们或许都希望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精彩和独特。《精进》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看上去是个很对我们胃口的问题,那么作者解答得如何呢?

本书作者采铜是一位心理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在华为任职。采铜的另一重身份,是拥有60万关注者的知乎“大V”。采铜在知乎平台共回答了981个问题,获得58万次赞同,是一位勤奋的知识贡献者。他兼具理性逻辑和感性认知,擅长把学术理论转化成有趣的常识,能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并给出建议。书中的许多篇章,也脱胎于他在知乎撰写的问题答案。

这本书的官方简介是:“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乍看像励志书,其实更像是一部工具书,实用性较强。正如作者所说,书里写的东西,都是他自己信奉和正在践行的。此外,作者在撰写理论的例证时颇费了一番心思,引用的参考书籍和文献总计115本。在读到书里许多人物的言论和经历时,我们会从习以为常的日子中暂时脱离出来,发现人生其实还有更多选择,更多值得我们思考、反省和追求的东西。

这本书在2016年的出版市场上十分火热,根据亚马逊的年度图书销售统计,《精进》位居2016年度纸质新书榜第七位,kindle中文付费榜第九位。当然,这些数字只是说明《精进》吸引了非常多人的关注,但这本书到底对你有没有实在的帮助,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实用还是空泛,交由读者自己判断,当然这也要看读者自己的实践。学以致用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所以在每天阅读结束时,笔者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每天最后一张卡片的“思考与实践”,知行合一,让“精进”不是一个空洞僵化的字眼,而是可以藉由各位的经验和行动不断地被检视与打磨,想必这同样是作者所愿。

№2 思考与讨论

在正式开始阅读本书之前,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你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吗?
  2. 你的生活是非常匆忙,甚至疲于奔命;还是有张有弛,悠然自得?
  3. 你觉得自己五年后会是怎样的状态?你有为自己设定目标吗?

№3 对待时间的态度

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概都会同意,“珍惜”二字是老掉牙却也恰如其分的答案。然而知易行难,真正到了生活中,我们常常是在对浪费时间的悔恨中认识到“人生苦短”的真意的。

《精进》作者采铜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来自一代学人梁漱溟先生对于人生态度的解读:“郑重。”采铜总结,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此之谓郑重。这种观念在中国儒家学说中广受推崇,即人应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梁漱溟先生特别提出,这种“郑重”的态度与儿童天真烂漫的生活很相似,回想自己的童年,或是观察身边的孩子,会发现小孩子玩起游戏来一丝不苟,他们总是会关注到大人发现不了的小细节,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对世界充满了严肃的好奇心。这样天然的“郑重”,或许正是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从遗失的天真里拾回的。


梁漱溟先生本人就是“郑重”时间观的绝佳表率,他登上北大教坛时仅仅只有24岁,此前他并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之所以能获得最高学府的教席,除了适逢当时北大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学术氛围,更是因为他本人从少年时期就终日勤勉不懈怠,奋力苦读以钻研学问,自学成才。这里还有伯乐与千里马的一段史话: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在上海《东方杂志》上连载一篇长文,以西方理论阐释印度佛学,获得蔡元培和陈独秀的赏识,受邀到北京大学任教。

№4 六种时间视角

关于对待时间与人生的态度,人文学者从观照内心的角度出发,得出“郑重”的答案,现代心理学则用科学实证的角度,给出关于人与时间的深入见解。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时间视角”(Time erspective,也称为“时间洞察力”)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把人们划分为下面六种类型:

(一)过去视角

过去视角包括积极过去视角和消极过去视角。具有积极过去视角的人总是关注那些关于美好时光、家庭和传统的记忆,常怀感恩之心;消极过去视角的人则相反,总是消极地去回忆曾发生过的负面经历,沉浸在过去的痛苦、失败和悔恨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现在视角

现在视角分为享乐主义视角和宿命论视角。享乐主义视角的人享受当下,推崇及时行乐,不太在意过去和未来;宿命论视角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

(三)未来视角

未来视角也分为未来目标导向视角和未来超验主义视角。未来目标导向的人通常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思维,愿意放弃当下的享乐,高效利用时间以达到未来的目标;未来超验主义者并不如前五种视角的人群那么常见,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精神生命是最重要的。

读者在这里可以停下来稍作思考,你的时间视角属于哪一种或者哪几种混合而成?从小时候到现在,有没有发生过变化?

津巴多同时还提出了两个时间悖论,第一个悖论是时间视角是影响我们平时做决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它们以一种微妙但十分普遍的方式贯穿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的所有生活;第二个时间心理悖论是,某种具体的时间观念会呈现出很多正面特征,但是如果这种时间观念过度影响生活,它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削弱正面作用,譬如现在时间导向者如果过度关注眼前的快乐,出现成瘾行为的风险比较大;未来时间导向者如果一味想着目标,就不太会享受当下生活,幸福感不强。

只有当人们不会过度依赖某种时间观念做决定的时候,这种强大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体现出来。津巴多教授提醒我们,时间视角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来改变的。因此,我们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能平滑地改变时间观,也就是说,随机应变为最佳。津巴多认为,最理想的时间观是一种平衡的时间观念,混合多种时间视角:积极运用过去的经验,因为探寻过去使你有根可循;适度地思考未来,这让你如虎添翼,对目标充满向往;适度进行现实的享乐,补充生活的能量,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要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这意味着面对不同的现实场景,我们也要随之切换时间视角,在工作场景中,我们大可以以未来视角为主,高效利用时间,着眼于未来的目标;但下班后回到家中,或者假期陪伴家人、和朋友见面时,就应该放下未来视角,别再为工作着急上火,转换为享乐视角和积极过去视角,度过轻松愉悦的时间。

№5 做值得做的事

(一)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

你可能曾在面试中被问到过这个问题:“你认为五年后你会在做什么?”五年是一个微妙的时间段,人通常会在五年内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大学生可能会成为上班族,已婚人士也许会初为人父、人母,职场新人可能会初登管理岗位,如果用五年来认真学习一门语言或者技能,也会成为精于此道的能手。

当然,如果只是随波逐流地混日子,五年后再回望,恐怕只有年纪和体重在不断增长,人生无聊而平庸。若是想把五年作为一个周期来提升自己,那么就要为自己设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久的、踏实的努力,一点一滴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有心理学家把未来划分为“近期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五年就是一个“远期未来”的长度。人们会对两种未来下的事件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采取的行动也会有差异。从远期未来的角度考虑事情时,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来思考。比如一个建筑学专业大一的学生,可能会定下“未来想成为很厉害的建筑师”这样的目标,但具体要怎么达到这个目标,他并不是很清楚。远期未来下设定的目标通常缺乏细节,而更多的是价值感和意义感。从近期未来的视角考虑,我们更容易代入具体的情境。比如在工作中,为了把手上这个项目做好,我们通常都有一套详细的计划。而“五年设想”,就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情境让你去想象远期未来。

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我们常常会发觉“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之间可能有一些冲突。就像很多人都会定下要减掉赘肉,拥有健美身材的目标,但能坚持健身习惯、控制饮食的人只是少数,“天气太冷不想去健身”,“聚会吃烧烤不能不去”,这样连续放纵几次,也许健身目标就不了了之了。读书的目标也是如此,刚拿起书没看多久,微信就响了,然后回消息聊一会儿天,再刷一会朋友圈,又该做别的事情了。

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1. 把远期未来的目标定得更具体化,实施性更高;
2. 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障碍。

比如把“培养读书习惯”的目标定为一年看24本书,看书时把微信静音,朋友圈暂时停用,强迫自己降低看手机的频率。

(二)收益半衰期理论

时间不等人,大家都懂,但很少有人能教我们该怎么合理利用时间。简单来说,合理利用时间就是有所取舍,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怎样评估一件事值不值得花时间呢。作者介绍了一种叫作“收益半衰期”的理论。

物理学中,半衰期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反之亦反。不同元素的半衰期短到0.01秒,长至几亿年的都有。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论代入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即时的愉悦感,打一盘游戏,看一期没什么意义的综艺节目,都很开心,但这种快乐消退得很快,对我们的未来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们为了追逐那短暂的快乐,就会一次次地打开游戏,拿起手机,这就是“娱乐”,也就是高收益值(当下很愉悦)、短半衰期(过了就忘了)事件。
由此,我们可以从“半衰期”和“收益值”这两个维度来考虑,把我们一生中会发生的大多数事情分为四类:

  1.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与你彼此相爱的终生伴侣,和你尊敬的人进行一次意味深长的谈话;
  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玩一晚上手机游戏,讨论明星八卦;
  3.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从零开始学一门乐器,读一本有点晦涩的经典著作;
  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在网上跟别人对骂,漫无目的地刷社交网络。

现在看来,我们生活中做得最多的就是短半衰期事件,这些事情简单轻松,但过程不管是无聊还是开心,都没什么太大意义;对于长半衰期的事情,我们知道它们很重要,但就是做不下去,或是没条件做。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因为长半衰期的事情可能一时无法带来快乐,却能累积收益和影响,这是短半衰期事件无法做到的。例如,在当今这样嘈杂的信息环境中,读经典作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为了在这个喧嚣的知识海洋靠岸,我们需要某些方向标。意大利学者、文学家翁贝托•艾柯在《别想摆脱书》中提到,“杰作是因为它经得起世人的注释”。阅读经典,每一次都是“重新发现”的旅程,这就是典型的“长半衰期”事件。

作者列举了一些长半衰期事件,供读者参考: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

这个清单可以根据你所看重的价值,继续补充下去。

№6 挖掘时间的深度

(一)时间的深与浅

社会学家曾提出一个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却觉得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了。

这是因为时间的“深度”发生了变化。你还记得电视普及以前,闲暇时间都在做什么吗?我们现在已经难以想象没有电视、手机、网络的“原始生活”了。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吃零食、玩手机、聊天,这时流动的时间很“浅”。但在进行稍有难度的活动时,我们就无法分心了,弹吉他、画画、打篮球或者下棋时不能同时玩手机,看书的时候要是跟人聊天,恐怕半天也看不了两页纸。当我们无比专心,沉浸在我们手上的事情时,就会进入“心流”的状态。心流(flow)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由匈牙利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观察并命名。当人们把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时,往往不愿被打扰,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逝,这期间会伴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这就是时间的“深”。我们需要让时间慢下来,体会时间的深度,就要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二)生活的快与慢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大家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因此“时间管理”成为了一门显学。但作者提出,我们要审慎地对待时间管理理论。时间管理是在技术层面上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教会我们更精细地分割生命时间,这的确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过度依赖时间管理,演变成无论工作生活都一味求快的时间观,却是很有害的。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这番话,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

如果你已经忘了怎么让生活慢下来,可以参考纽约时尚专家迈克尔•弗洛克在《享乐主义手册》一书中的一些建议:

  1.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2.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3. 散步,不要方向
  4. 在寂静的环境中看一本书
  5.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6.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7. 睡到自然醒

当然,生活的慢是张弛有度,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多种时间视角的结合,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来改变观念,调整步伐。

№7 树立最高目标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来做决定,就是说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选项开始考察,找到一个能满足自己标准的就结束考察,而不是比较完所有选项才进行选择。因此,选择的质量就与人的标准有很大关系。成熟的人会遵从自己内心的标准,很多人却轻易地为环境所左右。尤其是身处并不太优秀的环境氛围中时,多数人会选择与他人为伍,甚至降低自己的标准来适应环境,这种做法,是亲手放弃了获得理想人生的机会。

一个人为自己树立了怎样的最高目标,反映了他的“格局”。王家卫导演执导的电影《一代宗师》中对格局的阐释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王家卫认为,“见自己”,就是影片中女主角宫二所说的“不迷不成家”,意思是自己不喜欢武术到痴迷的地步,是不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的;“见天地”,就是心里要装得下世界;“见众生”,就是要把学过的东西回馈众生。这三个阶段是成为“一代宗师”的必经过程。


作者在此基础上做了自己的进一步解读,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格局:

(一)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这类人群自身并无目标,思考模式随大流;眼界主要来自流行文化和身边人的讨论;无稳定信念,容易被诱导和说服,经常觉得被“毁三观”。

(二)一度格局:逐利者(见自己)

这类人群是利己主义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掌握逐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笃信丛林法则,认为人人都是逐利者。

(三)二度格局:理念人(见天地)

指为理念而生的人,追求真理;知识领域广,创造性强;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寻真理之美。

(四)三度格局:至善之人(见众生)

以人类福祉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兼具理念人的特性,对他人的苦难有很强的同理心;认为个人应该努力让世界更美好。

至善之人和理念人在人群中是少数,也没有必要倡导人人都追求这两种高格局,但一个人的格局观应该经过清醒的思考后再进行选择。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只要能关照自己的内心,对他人报以善意,见过更大一点的天地,就已经是很美好、很值得过的人生了。

如果你现在并不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向什么样的格局看齐,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你最近一段时间里,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然后反复体味这件事给你带来的细微感受,思考这件事为何会对你如此重要,也许你内心深处真正想追求的就藏在这微小的细节之中。当然,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不太可能一蹴而就,一般来说,这都是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不过以后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可以拿出多一点点的勇气,再用多一点点的心思去探察自己的内心,也许就能做出更有意义的决定。

№8 本节总结

关键词:
郑重,时间视角,近远期未来,收益半衰期理论,心流,最高目标,格局

要点:

  1. 对待时间要“郑重”,即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2. 最理想的时间观是一种平衡的时间观念,混合多种时间视角:积极过去视角;适度的未来目标视角;适度的享乐视角;同时要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3.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长半衰期”事件,譬如多读经典作品。
  4. 要让时间慢下来,体会时间的深度,就要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5. 人生的四种格局是:看不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思考与实践:

读完今天的内容,再回头看看今天第二张卡片里的那些问题,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呢?现在可以做一些实践练习。

首先,为了搞清楚自己真实的时间观,祛除虚荣矫饰或者自我贬抑的因素,我们可以试着记录一天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事无巨细地把每个时间段的用途和时长用纸笔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专注吃早餐、高效工作、低效工作、刷手机和社交网站等。记录完成后,与你原本以为自己持有的时间观念对照,看看两者是否相符。

其次,虽然现在问起“你的理想是什么”,似乎大家都会有点不太好意思。但理想,或者说最高目标,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写下3~5个你未来五年打算达成的目标,注意“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协调,拟定一份详述你准备如何去实现它们的计划。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删。




Day 2 行动准则

№9 思考与讨论
№10 发现更多可能
№11 怎样选择
№12 即刻行动
№13 分解任务
№14 三行而后思
№15 今日总结

№9 思考与讨论

昨天我们阅读了与时间观念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选择”与“行动”的内涵。先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

  1. 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你有哪些解决它的方法选项?
  2. 你有被“拖延症”困扰的经历,或者成功克服“拖延症”的经验吗? 
  3. 你认为思考与行动哪个应该在前面?你之前是怎么做的?

№10 发现更多可能

人的一生有高潮和低谷,当我们陷于一次困局,左冲右突、思前想后也找不到出路时,有一种可能是,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我们看到的选项也许并不是全部的可能。由于人远比想象中更依赖成见,我们很可能在思考时为自己设下了许多隐含假设,自己先吓倒了自己,作者把这些假设归纳为四种: 

  1. 赛道假设:认为人生是一场竞赛,非胜即败。久而久之,就容易陷入对失败的恐惧,不敢大步前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典型的赛道假设。
  2. 低关联假设:轻视人生经历之间的关联,不做看不到即时收益的事情。与此相对,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认为人生是一个把点连成线的过程,有些事情一时看起来没有意义,不代表永远都没有用。
  3. 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眼光僵化,认为天赋和能力已经固定,再怎么努力也没用,遇到挫折轻易放弃;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
  4. 零和博弈:认为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然有损失,很少设想双赢的局面,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别人那里夺取利益。

回想一下你曾经历过的困局,是否隐藏着这些因素的影响?或者你也有其他关于“隐含假设”的新发现?当我们认识到这些隐含假设的不合理性之后,就应该构建新的思维框架,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提出了三种可能有用的新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目标悬置

当压力过大时,不妨把目标暂时放一放,停下来休息,或者去做其他事情。这段时间可以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或者更长,等到内心准备更充分,时机更成熟时,再重新开始追求目标。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宣布了一项改革措施,把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经过这样的改革之后,大学不再是与社会生活分离的独立时期,学生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随时进入社会开始工作,需要充电时再回到校园。这是一个机构对“目标悬置”的尝试,在个人生活中,其实间隔年(gap year)已经成为流行在年轻人中的一股趋势,在工作压力太大或者遇到瓶颈时,辞职用一年去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转换心情后再回到职场,也未尝不可。

(二)能力嫁接

我们习惯了把知识体系建立区隔,认为“隔行如隔山”,其实这个世界的关联性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美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罗伯特•朗(Robert Lang)是斯坦福毕业的物理博士,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任职。谁能想到这位典型的理科精英会辞职去折纸?没错,就是你想的那种折纸。折纸是罗伯特从小到大的爱好,在创作中,他将数学原理与美学结合,发明了独特的折纸手法,成为了折纸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一件作品可以卖出数万美元。这就是能力的嫁接,从数学到艺术,谁说这不是令人惊叹的关联呢?我们也可以积极寻找自己不同能力的连结点,如果能够成功“跨界”,可能就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特性改造

很多人都把工作和爱好分得十分清楚,工作是被迫的,爱好才是自己喜欢的。我们可以试着对工作和爱好进行一些改造。如果你认为工作太枯燥,不妨就像整理杂乱的房间一样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思考,譬如重新分配时间,运用新的工具,积极影响上级等,也许会带来有趣的化学作用。

对于爱好,则可以尝试把“消费型爱好”改造为“生产型爱好”,喜欢文学不妨尝试写一写小说,喜欢电影可以写短剧剧本,也可以先写简单的书评、影评,生产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你加深理解,其他爱好也是如此。要知道,把“野生”爱好变成终生职业的人可不少。

总的来说,为了破除隐含假设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大胆地重新定义时间,转换跑道再重新出发;也可以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力也许是可以转移的;同时,可以把工作改造得更有趣,也可以把爱好当成事业来进行,关键是,永远不要放弃寻找新的可能。

№11 怎样选择

(一)选择太多怎么办?

现代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选择,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大到职业方向五花八门,小到买一把牙刷也能挑花眼。我们应该如何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呢?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精细化思考”,即选择合适的工具,对不同选项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这也与我们昨天谈到的心理学原理有关,要逆反思维惯性,尽量用“最优原则”取代固有的“满意原则”。

例如,在选择下一份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维度分析法,把对象分解为不同维度一一进行评估。台湾著名的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了27项“职业价值”,可以作为维度分析的基础,这些价值包括:冒险、权威、竞争、创造性与自我表达、户外工作、弹性时间、收入、帮助他人、影响他人、领导、独立自主权、智性刺激、说服、体力劳动、手部劳作、机械操作、社会声望、公共关注、公共接触、社会认可、研究新事物、数字运算、例行性(流程固定)、季节性、旅行出差、变动性、照顾孩童的工作。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8个方面的维度:培训指导、工作强度、团队氛围、考评制度、晋升空间、工作环境、工作餐、审美相关。

在这么多相关维度中,我们首先要挑选出工作中会涉及的因素,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例如如果看重薪酬和上升空间,这两项就要打高分;你认为不重要、无所谓的因素就是0分;如果不喜欢出差,那么“旅行出差”这项就是负分。注意,这个赋值过程要与自己对工作的价值判断联系起来,应该是经过审慎思考的,而不应该只看自己主观上是不是喜欢某个因素。


(二)校正选择

一个选择也许会改变人生的轨迹,但是不是一次选错、或者选得不够合适就得一条道走到黑呢?这倒也不一定。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好的坏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是我们活着的证明,我们何不主动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创造几个转弯的机会呢。

珍妮•苏克(Jeannie Suk)就是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校正选择,而且校正得十分成功的范例。她是韩裔美国人,1973年生于首尔,6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她曾在美国芭蕾舞学校学习,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芭蕾舞者,后因家庭原因被迫放弃,转而在全球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学校朱利亚音乐学院专攻钢琴。芭蕾和钢琴为她赢得了掌声,让她找到了自信。但珍妮却不能放弃从小对阅读的热爱,她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拿到奖学金远赴英国,到牛津大学继续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这已是一次精彩的重新选择,然而此后,珍妮的人生再一次逆转。她在读博士时,发现自己虽然热爱文学,但并不适合进行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因此,毕业后她再次走进大学校园,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她曾先后在美国最高法院和纽约曼哈顿地方检察院任职,而后重返哈佛任教。2010年,37岁的珍妮•苏克被选为哈佛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她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关于珍妮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她的自传《我想看到的世界》了解更多。请试想,如果你现在从牛津大学文学系博士毕业,会不会和她一样有勇气在一个陌生的领域从头再来?

事实是,很少人有珍妮这样重新选择的勇气。我们在做选择时,往往会依循自己固有的身份,按照大家都在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在这样的心理机制的约束下,我们更多会思考“我应该做什么”,“别人都在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做什么”。很多看起来是在“创新”的情境其实也无法逃脱桎梏,譬如在眼下的社会气氛中,大学生和创业联系得很紧密,很多大学生创业获得阶段性成功,被媒体广泛报道,于是很多大学生在尚未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认识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始创业,这只是随大流的做法罢了。
于是,在思考“我想做什么”,“我未来还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人生是会走弯路的,付出代价后重新选择,再次出发上路,这才是人生的常态。理解了这个事实后,我们可以开始做出一些建设性的改变,通过清醒的思考不断校正我们的选择。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一种思考框架——“能力嫁接”吗?这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校正方式。

就拿珍妮•苏克来说,她的几次重新选择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在父母强迫她结束芭蕾舞学习时,她非常痛苦,那时是书包上放着的叶芝诗集抚慰了她的心灵,这也是她后来读文学专业的契机;而当她决定从事法律工作时,之前沉淀的文学素养对她的法学研究也大有帮助,使她能够更轻松地欣赏和诠释复杂的法律文本和逻辑;成为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后,珍妮依然保持着阅读和观看芭蕾舞演出的习惯,她还在学院里开设了一门《表演艺术和法律》的课程。

看起来珍妮的人生一直在改变,但这种改变中其实有着一定的关联,她的内心坚持和继承着自己热爱的东西,她清楚地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并把这些深深嵌入每一次选择中。因此,她的人生并不矛盾,而是更丰满而真实的。

№12 即刻行动

知乎用户Caun Derre 在回答“30 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说法:“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的确,无论你想进行任何学习和工作,“现在”就是最好的行动时机。“拖延症”是阻碍即刻行动的最大弊病,作者给出了一个改善拖延症的小技巧,就是要先把小事不拖拉地做好,拿快递、买生活用品、打扫房间……想到就去做,别让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些小事,然后把大块完整的时间用来计划和实施更重要的事。

(一)个人MVP法

关于行动方法,作者引入了一种流行的互联网创业法——“精益创业”(Lean Startup)中的关键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指的是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尽快地把最小化可行产品推向市场,再根据用户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区别于传统产业把产品完全造好再推出的理念,MVP是直接推出一个较简单版本的产品,再根据市场动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改进。

怎样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个人发展中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产品”指的是结果而非过程;是对材料结构性的整合,而非简单粗暴的堆积;是要能被他人检验的东西;是能创造正向价值的;而且,产品也是一种媒介。因此,阅读一本书不是产品,一篇深入思考后写出的读书心得才是产品;在一间公司工作不是产品,但工作经验和总结报告是产品。“个人MVP”法就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在做的事情中找出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把它推向其他人,得到反馈后再不断修正的方法。

了解了“产品”的内涵后,我们再来看怎么进行“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在构建个人MVP时,第一步,我们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我们总是希望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给出成果,事实上,我们很难“完全准备好”。在做产品时我们会发现,总有问题还未顾及,总有能力尚有欠缺。但只有当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

接下来的测量和学习环节,我们需要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积极接受其他人的反馈。尤其在遇到负面的反馈时,要把这些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非“评价”来看待。用冷静的心态、审慎的头脑去分析信息中的有效成分,应用到产品的优化上。

构建个人MVP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勇于自我修正。我们对待自己的产品,可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和爱护。但为了让产品迭代或者进步,就得不断重新审视,不断打磨,甚至还需要推倒重来。比如一篇自己撰写的文章或报告,看来看去也不舍得删去任何一部分,这是人对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就是“沉没成本”的留恋,即便这些努力可能对将来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互联网产品要持续迭代,个人也是如此,为了重新构建出更完善的自己,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

№13 分解任务

当今社会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提倡“多线程工作”(multi-tasking)的理念。多线程工作不是指同一时间分心做几件事,而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着手进行几项任务,达到不同的目标,这需要掌握任务分配上的平衡技巧。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专注进行一项工作时不愿被打扰,如果临时要开会或者被分派其他任务,中断一段时间再回到原先的工作中,效率会不如之前那么高。这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经典课题“任务转换”,心理学家发现,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时,一般会产生“转换消耗”,这是因为任务A的认知情境会产生思维惯性对B造成干扰,因此我们会觉得工作效率下降了。

为了避免转换消耗,我们要学习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在进行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时我们不愿被打断,但如果是在做例行事务性工作就不一样了,比如打印复印、回复例行邮件、给即将完成的文档修改错字和标点,这时被其他事情打断也无所谓,也就是这个“中断点”在哪里很重要。要找到中断点,首先要分析任务进程,把至关重要、最棘手的部分,即“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和“可容忍中断”的部分分开,用相对完整、不受干扰的时间去做无法容忍中断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为最重要的部分留出“核心思考区间”,即用一段时间心无二志地进行思考。例如为演讲做一份PPT,核心思考区间是设计内容架构,分析受众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点,调整内容顺序和百分比,确定演讲风格。这些要在绝对专注的状态下思考,可以配合纸笔等工具进行。结束思考之后,剩下的都是补充性工作,包括填充具体内容、选模板、找配图、调字体,这时不会担心被打断而降低效率。这就是多线程工作的要诀。

此外,当我们要对一项任务进行分解时,也可以按照工作涉及的不同认知复杂度来进行分段操作。认知类型指的是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处理图片是一种加工方式,计算数值、判断位置等又是其他的方式。分解后,集中处理同种认知类型下的工作,就像用Photoshop画图,通常是把一幅画分解成不同图层,一段时间专注于一个图层,最后叠加在一起就可以了,这就是“图层工作法”。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把文字和作图的工作分开处理,遇到需要作图的地方就先跳过,最后再统一绘图填充进去,这样做的效率比一会写字一会画图更高。不仅在单个任务中可以这样处理,在同时进行两个性质有重叠的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图层工作法,集中处理其中具有同质性的部分,依次调动不同的资源,以避免重复劳动。

№14 三行而后思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作者提出,有时候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三行而后思”同样重视“思”,但是这里的思考是反思而非空想。

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认为,我们的行动中蕴含了一些不易于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既包括技能、技巧、经验,也包括人的情感、信念、价值观。他提出隐性知识是知识转移和创造的起点,对隐性知识的反复咀嚼和锤炼,常体现在风格朴素踏实的高手身上。例如,日本的小野二郎有“寿司之神”的美誉,他的寿司店被评为米其林三星级——“值得专门为它安排一次异国旅行”的餐厅,要提前一个月订座位。寿司讲究“三分味道,七分手势”,是指寿司好不好吃,要看寿司师傅握寿司的手法和技巧是否娴熟,小野二郎就是个中高手。小野二郎说,做寿司除了要学会自我思考,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不断磨练技术。

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隐性知识之后,复盘和反思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以下这个清单问自己问题:

(一)信息和工具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和工具? 其中哪些是最关键的?信息从何而来,哪些信息源是可信的?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和新工具,可以怎么得到?现有工具应该如何改进?

(二)预期和结果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做过预期?预期和结果是否相符?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结果又该如何改进?

(三)阻碍和优势

事件的进度是否合适?哪些阻碍或优势导致了进度变慢或变快?

其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是如何应对的,效果怎样?以后还会碰到这些障碍吗,怎么解决?其中最大的优势又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我还没发挥出来?事件过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向他人学习什么?

(四)缺憾和意义

做事的时候我的情绪如何?是否影响到了结果,有没有及时调整?

这件事有哪些遗憾?我暴露了哪些必须改正的缺点?

这件事对我来说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有何影响?事先有想到这些意义吗?关于这件事,他人对我的评价是什么?

我们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 及时反思,还原事件真实细节,可用纸笔完成;
  2. 思考事件的“反应链”,即它的开始、发展、转折和结束,它背后的动因、阻力和关键节点;
  3. 关注发生的意外事件,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偏见,克服思维惰性。

№15 本节总结

关键词:
隐含假设,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校正选择,个人MVP,图层工作法,反思

要点:
  1. 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零和博弈是常见的四种隐含假设。
  2. 我们可以使用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等新的思维框架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境况,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3.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要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不畏惧做出改变。
  4. 勇于构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自我防卫”的心态,和对“沉没成本”的固执。
  5. 要顺利地进行多线程工作,就要区分可以中断和不能中断的工作,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用自己的核心思考区间去完成一段完整的思考和行动。
  6. 有时候,我们可以边做边学,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 。

思考与实践:

设计一个你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在你的工作或学习中选择一个重要的领域,构建个人MVP;思考它的核心部分是什么,用一段不会被打扰的时间完成它;试着在过程中使用图层工作法;在线上或线下发布产品,邀请朋友做出反馈,收集意见,列出其中3~5条最有启发的建议;按照反思的程序重新思考,进行修正,时间允许的话反复进行几次上述过程,总结经验,写出一份产品报告。
另外,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搜一搜今天提到过的前NASA工程师、折纸大师罗伯特•朗发明的“25瓣玫瑰”,亲自动手折折看,不仅能由此体会折纸与数学结合的跨界之美,还可以把成品送给心爱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删。



Day 3 知识学习

№16 思考与讨论
№17 学会提问
№18 解码信息
№19 操练知识
№20 知识融合
№21 今日总结


№16 思考与讨论

有心读书的各位大概会认同这个观点:“学习”这回事本身就是需要学的。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开始阅读前,先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1. 你认为“高段位的学习者”需要掌握哪些能力?你对自己的定位是哪个段位?
  2. 为什么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总是充满了鸡汤和谣言?你了解“罗一笑事件”吗,你看到那篇求助文章的反应是什么?
  3. 你知道哪些跨学科或者跨界工作的人?最令你感到敬佩的是谁?

№17 学会提问

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八九岁时曾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撒谎对自己有利的话,那为什么要说实话?”这样的谜团不断折磨着他,逼迫他陷入思考,成为他后来投身哲学的契机。我们作为普通人,为人类而思考并非平生志业,但面对日常生活时,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指引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成为一名好的提问者,是成为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不注重问问题的学习模式是: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整理。能认真做完这三步,已经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就像把知识从云端下载到自己的硬盘里,却没有运用我们的智慧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只是线性的“传递—接受”,还应该有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成分。理想的学习模式是,除了简单地吸收知识,学习者还要通过提问来调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好奇地追寻答案,积极地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把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打开。

要打开这条通道,问题是最好的向导。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 关于现在的学习或工作,我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熟稔到什么程度?
  2. 通过新阶段的学习或实践,我又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构成了怎样的补充和挑战?
  3. 关于现在的学习或工作,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可以通过简单的探索学习到?
  4. 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暂时没办法轻易获得答案,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来摸索?

比如,针对昨天学习的卡片,包括隐含假设、三种新的思维框架、怎样选择、个人MVP、分解任务的方法、如何反思等内容,我们可以依葫芦画瓢,走一次上面的提问流程:

  1. 这些内容中,有哪些是你已经知道并能熟练使用的?“即刻行动”和“及时反思”可能位列其中?
  2. “隐含假设”或者“个人MVP”的观点,有没有刷新了你的认知,如果有,和你的原有知识体系有什么异同?
  3. 关于任务分解,或者精益创业,你有哪些点想进一步了解,并打算去看原书和相关的书籍?
  4. 你觉得昨天最有价值、对你最有启发的是什么知识点?你打算如何为之付出长期的努力?

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知识的筛选、评判和整合,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思维的边界。注意,提问的关键,在于提出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要避免非是即否的封闭性问题,否则很难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具有长期价值的问题,会让我们保持思索的习惯,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18 解码信息

现在的新闻事件总是反转再反转,真假难辨。微信公众号里流传着大量鸡汤和谣言,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相信你有时候也不胜其烦。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症结:面对信息和材料,只做了表面功夫的理解就下结论,缺少从深处思考和求证的“解码”过程。

知道了问题所在,我们应该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解码呢?台湾漫画家几米笔下的绘本是许多人的童年美梦。他曾自述学习绘画的经验,其中有一条是对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研究一番,从英文刊物的讽刺漫画,到日本女性杂志的化妆技巧示意图,他都会细细地看,揣摩作者的作画意图、表现手法。这样的解码修炼,他坚持了十年以上的时间。



总结来说,解码的三个层次是:

  1. 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要传达的是什么?是真实的吗?对我有何价值?(对内容的反思、审视和评价)
  3. 它是怎么建构起来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构成和表达手法的洞察)

通过这样的细心挖掘,解码就初步完成了。

(一)深度学习

解码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要想实现深度学习,我们首先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因为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是对思维的极佳锻炼。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会是“适应型专家”,即有能力对新知识进行深层加工,在不同领域的学习中让自己的能力不断进化,扩展知识系统以满足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

深度学习是怎样一种过程呢?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唐君毅先生在《说读书之难与易》 一文中对深度读书法写得极为透彻:“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之次序读书,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前面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 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这种往深里去解剖和体会的理念,也适用于读书以外的学习过程。

(二)寻找解码的入口

在进行解码前,我们要找到解码的入口,知道从何处着手。作者总结了以下三条路径:

1.不止要寻结论,还要寻过程

我们要像侦探一样,除了关注“罪案现场”,也要对“犯罪过程”进行推演,阅读一部知识性极强的著作,我们不止要知道原作者得出的结论,还要理解他的理论基础、推论逻辑,他使用了怎样的论据来说服读者等。


2.不止要做归纳,还要做延展

总结归纳是必要的,但寻求边界外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这本经过归纳的精简书是把书读薄,读者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方法,也可以继续寻找相关的书籍深度阅读,这是把书读厚,也就是做延展。


3.不止要找相似,还要找不同

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是心理学的一个基础观点,指的是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观点的信息往往会忽视。除了在信息中找自己已经知道的、认同的部分,也要积极地思考为何有些信息违背了我们平素的认知,勇敢地摘掉玫瑰色的眼镜,把旧观念置于审慎思考、甚至完全推翻的危险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心智获得成长。

№19 操练知识

通过提问和解码进行深度学习,我们会得到非常庞杂的知识碎片和体系。作者提醒我们:你掌握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法国教育学家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提出了“变构学习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model)的说法:“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他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他有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论述的也是这个道理。

操练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做中学”,就像玩一款游戏,我们一开始并不熟悉游戏的操作和策略,但在一次次的操练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上手了。这是因为游戏设计有其天然优势:能调用多种感官;有动态情境和多变的挑战;精心设计的挑战难度,使玩家不会因为太难或太简单而放弃。一位好的老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融入这三个元素,让学生在操练中掌握知识。

对于自学者来说,该如何完成这个知识操练的过程呢?想一想,学习历史或者心理学似乎不像打篮球一样,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训练来加强认知。作者认为,正是要把知识当作一项技能来学习。什么是技能?是把信息和知识融会贯通以后的应用阶段,这里并不是指所谓的“实用性”,事实上,炒股、说服、写作是技能,审慎思考也是一种技能。

作者建议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时,都可以思考如何让它不只是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动态的,可以完成什么事情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知识操练:

(一)写作式操练

我们前面谈到过把“消费型兴趣”转换为“生产型兴趣”,这就是一种知识操练的体现。通过把学习到的知识撰写成文的方式,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获得外界的反馈。那么自学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呢?一种方法是与另一位“写作同伴”搭档,互相修改对方的作品,也可以建立多人的小圈子进行交流。

还有一种方法是以经典作品为标杆,大学者王云五先生学习英文写作的方法是:把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翻译成中文,等过了一星期,再依据这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译完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和不够精良之处。无独有偶,日本翻译家横山启明为了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曾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国》从日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翻译回日文。这种操练方法,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上佳途径。


(二)游戏式操练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两位主角谢尔顿(Sheldon)和艾米(Amy)玩过一个“反事实条件陈述”(counterfactual)游戏,即假设某个世界有一个关键地方和我们相反,然后进行相关提问:


艾米:在一个犀牛被当作宠物养的世界中,谁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谢尔顿:乌干达。
艾米:理由。
谢尔顿:肯尼亚会因出口犀牛而崛起,一个中非权力板块形成,并殖民统治北非和欧洲,战争爆发后,谁也负担不起养犀牛的这份奢侈。肯尼亚衰落,乌干达雄起。(注:乌干达被称为“东非高原水乡”)
艾米:回答正确,轮到我了。
谢尔顿:在一个钢琴被当作武器而不是乐器的世界中,斯科特•乔普林(美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会用什么来演奏名曲《枫叶拉格》?
艾米:调谐的刺刀(注: 乔普林擅长使用切分方法弹奏钢琴)。

当然,这个游戏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只是两位主角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知识的发散思维的体现。这样的游戏在文学创作中很常使用。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的《高城堡里的人》描绘了一个二战中轴心国战胜同盟国,美国被德国和日本瓜分统治的历史情境,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这可以类比很多智者会使用的“思想实验”,在假想的情境中进行哲学、逻辑、伦理甚至科学思考。例如著名的”猴子和打字机”实验,其内容是,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你可以论证它的正确、谬误或者不可知。这样用游戏和假想的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不仅趣味十足,还是搜寻、整合知识的一种方法。

(三)设计式操练

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多方考虑影响因素,调用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的知识,并做出权衡和取舍。当我们在设计中发现缺少某方面必需的知识时,还可以触发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小到乐高玩具、大到机器人竞赛都是如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甚至长期和美国高校的机器人团队展开合作。当然,我们不必一定要设计一个实体出来,设计一套可用于落实的方案,也是非常好的操练思维的方式。

作者总结,知识的操练使我们更深入地审视已有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赋予思维以弹性,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20 知识融合

与之前提到的“能力嫁接”思维框架相关,在操练知识的过程中,让不同知识发生化学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法国伟大的数学家、哲人昂利•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一书中提到,数学的实质是从不同的数学知识的组合中找出最有价值的组合,而“最富有成果的组合常常是从相距很远的领域取出的要素形成的组合”,彭加勒自身在数学的四个主要部门——算术、代数、几何、分析的贡献都是开创性的,在物理学上也有惊人创见,他对于天体力学和电子理论的研究也都走在时代前列。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习惯了把学科分门别类,划分到非常细致的层次,再对同一层次的不同面向继续进行分解。由于每位教育者只需要守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教学,很少有老师有能力和意愿去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思考。

投资家、“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尤其注重知识的融合思考。他提出,投资的最佳决策模式,是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融会贯通的“格栅”:“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同时要学会不要将这些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用这样宽广的视角就会发现,每一学科之间都相互交叉,并因此各自得以加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能够从每个学科中总结出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从知识融合方式上看,大体可以归纳为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一)迁移

看似不相关联的学科之间也存在知识迁移的可能性。《黑客与画家》 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硅谷互联网创业的权威,他曾梦想成为画家,从哈佛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后,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过一年绘画课程。他在这本书中论述了编程和绘画这两种创造性活动的相似性:黑客和画家都是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两者都必须模仿和学习优秀的作品;两者的创作都是动态的扩展。虽然一个是形象思维,一个是抽象思维,但保罗创造性地将学画画的经验迁移到编程中,因此对编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二)印证

印证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譬如通过足够的思考铺垫,放松自己,激活潜意识,让知识之间彼此契合,可以产生新的灵感。这种规律就可以在不少高手的经历中互相印证。数学家彭加勒为证明福克斯函数的存在而苦思冥想,在长期的案头工作后,证明有所突破,但仍然不得要领。于是他暂时放下工作,参加了一次地质考察旅行,在踏上马车踏板的刹那,他突然想到了福克斯函数的定义转换式与非欧几何方面的某种转换式是相同的。对此下了一番苦工夫后,他又在海边度假时突然有了新的灵感,最终成功证明了福克斯函数的存在,为函数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也有类似经历,话剧《如梦之梦》是他的一大创举,8小时的舞台表演,360度的环形剧场,情节在时间上跨越民国与现代,空间上跨越世界各地。在《如梦之梦》的表演中,观众坐在舞台中央,通过可360度旋转的椅子欣赏演员绕场走动的表演。这种被称为“莲花池”的舞台形式其实来自赖声川1999年到印度旅行的经历,“我看到虔诚的信徒围绕舍利塔顺时针行走膜拜。我在那坐了一个下午写东西,突然觉得,如果把观众当作中间那个神圣物体会怎么样?” 而整个故事情节的创作则是灵感突然涌来,串起他脑中一连串看似无关联的、发生在全世界的十几个故事。这种灵光一现并不只是偶然,它所依赖的是创作者此前丰富的经历和思考。


(三)互补

对于同一个话题,我们可以寻找不同视角下的论述,将他们整合之后会得到更全面的认识。例如对于“创业何以产生价值”这一议题,我们可以吸纳来自科技创业和艺术创业两方面的言论。

科技创业视角来自《黑客与画家》的作者格雷厄姆,他认为创业的价值在于“可测量性”与“可放大性”。前者指比起在大公司工作,自己创业可以更真实地评估个人工作的绩效;后者指创业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有放射式的影响。

艺术创业视角则来自日本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村上隆。他在《艺术创业论》一书中对日本美术教育提出批评,认为大学不注重教育美术生如何谋生,学生只能依靠教画画赚钱,而非出售自己的作品,这些学生的才能无法在市场上被检验其价值高低(即“可测量性”);另外,如果要靠出售作品为生,要看作品是否能突破现有的观念,影响艺术界、评论家甚至艺术史和人们的审美观(即“可放大性”)。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村上隆和格雷厄姆的观念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且村上隆的观点对格雷厄姆有补充,即创业/创作是“观念的更新”。就像iPhone更新了人们对手机的观点,大家惊讶地发现电子产品和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交互,这对科技界也是颇具价值的理念。


总而言之,我们要进行知识的融合,就要有洞察知识背后的结构的能力。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启发性和互补性,就是一个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

№21 本节总结

关键词:
提问,解码,知识操练,知识融合

要点:

  1. 成为一名好的提问者,是成为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2.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要学会解码信息,对新知识进行深层加工,扩展知识系统以适应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
  3. 你掌握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可以通过写作、游戏、设计进行知识操练。
  4. 在操练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不同知识发生化学作用。知识融合的方式大体包括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思考与实践:

写下一个你感兴趣,或者让你感到困扰的问题,范围不要太窄,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观点,还有哪些疑问?寻找一套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书籍和材料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背后的知识结构,其中哪些是你认同的,哪些是你持有疑问的?从知识操练的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完成后,写一篇学习心得,分享给你认为有能力帮助修改的人,收集反馈并再次修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删。




Day 4 思维锻造

№22 思考与讨论
№23 信息的“断舍离”
№24 运用潜意识
№25 思维图像化
№26 周密思考的工具
№27 今日总结

№22 思考与讨论

在开始前,先来例行思考三个问题:

  1. 你每天最关注哪些方面的信息,有哪些必看的APP和微信公众号/微博博主?
  2. 最近一部让你觉得有点“烧脑”的电影是什么?你会借助什么方式来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3. 回忆一个“灵光乍现”的时刻。


№23 信息的“断舍离”

订阅了很多微信公众号,满屏都是未读的小红点,想打开阅读的却很少;翻微信朋友列表,对着头像和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是谁;刷微博时发现,时间线上全塞满了广告和营销段子。如果你是社交网站重度使用者,这些情境对你一定不陌生。互联网带来了太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让我们无所适从。

近年流行的“断舍离”是通过整理消费品了解自己,让生活更简单舒适的一种理念。套用到信息的接受和思考上,我们有必要对信息也进行“断舍离”,过滤掉其中不必要的部分。那么应该如何过滤?这些方法可以一试:

  • 精选信息源:还记得吗,我们从前是通过RSS订阅自己喜爱的内容,那时似乎“订阅”还是个更严肃的、经过严格筛选的过程。好的信息源应该是有固定主题的,对某个领域有高度专业的认知,且能持续生产高质量的内容,不必求快(想想为了求快,被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爱乐之城》被错颁为最佳影片的乌龙摆了一道的媒体吧),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深度思考与求证的态度。另外,可以多关注经过第三方审核的内容,如学术期刊论文、上市公司年报等。

  • 不追逐潮流:主动疏远热门信息,现今网络上大部分所谓“潮流”都是营销的结果,“半衰期”极短。反而在热潮退去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重事实,轻评论:思考的基础材料是事实信息,其中既包括调查出的数据,也包括富含细节、深入的描述性信息。观点和评论虽然有用,但也容易让人晕头转向。养成合理怀疑、主动求证的习惯,熟练掌握各种搜索工具,搜索事件信息源,尽力了解事件全貌,会让人更冷静地看待各种观点。随大流或者为搏眼球而生产的评论没有任何价值。

  • 定期闭关:比尔•盖茨在与巴菲特的Q&A谈话节目中提到,自己每年会抽出两周时间闭关,拒绝任何人任何事的打扰,专注阅读和思考。我们也可效仿首富先生的做法,若是没有长时间闭关的毅力,不妨先从定期关闭或删除社交软件、读完一本书做起。

理想的情况是,通过以上这些筛选的过程,我们收到的讯息是简洁而有效的,此时我们也应该将自己思考后的产出回馈给世界。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训练自己简洁的表达能力。简洁绝不等于乏味,而是流畅、适度的丰富,和拥有让人思考的内涵,这只有在对一个领域或一起事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和表达之道:

  • 删减:把不必要的东西全部去掉。这也可以通过多阅读经典来学习,譬如曹雪芹写《红楼梦》历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无一字是多余。

  • 浓缩:把内容精简到最精炼。说个极端的例子,“用六个单词讲一个故事”曾经在网络上火过一阵子,其中笔者印象最深的是:“Sorry soldier, shoes sold in pairs.”(对不起,士兵,我们的鞋子是按双出售的。)这个故事的悲伤意味正因简洁而深刻。

  • 模式化:找到事物、知识之间共通的模式并进行归纳。为何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孤胆英雄总是突然受到冒险的召唤,遭遇重重考验和磨难,然后带着荣耀死去复归?其实这种英雄情结早就存在于古老的神话故事中。美国比较神话学大师坎贝尔•约瑟夫通过对《荷马史诗》、《贝奥武甫》等各种文明的神话故事的研究,发现神话的一个模式就是上面所说的“英雄之旅”,《星球大战》系列就是基于坎贝尔的理念创作的现代神话。


№24 运用潜意识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赖声川创作《如梦之梦》的例子吗?那样“灵光乍现”的时刻并非只有艺术家才能拥有,人人都拥有潜意识,前提是我们应为迎接它的到来做足准备。潜意识非常强大,在思维卡壳时,它仍在暗处不停运转,就像一个江湖游侠,不羁地游走在思维的角落。

有“美国广告教父”之称的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在他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创意思维生成的五个步骤时,特别提出了潜意识的重要作用,这五个步骤是:

  1. 尽可能多地搜集原始资料;
  2.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 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该如何启动潜意识思考呢?我们的脑袋里也并没有一个潜意识开关,能“啪”的一下打开。美国艺术家朱莉娅•卡梅伦(Julia Cameron)为唤醒潜意识,发明了一个“晨间笔记”法:每天早上起床后,不假思索地在笔记本上写三页纸,内容随意,任何想法都可以写下来。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头脑里的“思维监控者”还未清醒,这个“监控者”是我们按照自己的身份打造的一个成见机器,专门负责让我们循规蹈矩。我们常提到的“发散思维”其实也是同样的原理,需要减少“监控者”的影响,让思维自由狂奔起来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运用潜意识,我们还可以主动“制造混乱”。

(一)让随机发生

村上春树在他的随笔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讲述了自己走上创作道路的契机。1978年4月1日,29岁的棒球迷村上春树在东京神宫球场观看养乐多燕子队与广岛鲤鱼队的职业棒球比赛。他躺在外野席的草地上,当年轻的养乐多队选手大卫•希尔顿打出一记二垒安打时,棒球划过天空,飞得又快又高,让正在喝啤酒的村上春树突然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此前是爵士酒吧老板的村上春树,在比赛结束后到文具店买了稿纸和笔,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随后以这部作品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此后笔耕不辍,逐渐成为蜚声世界的小说家。


村上的经历令人啧啧称奇,还有点无厘头,因为随机性实在太强。期待一只棒球带来写小说的念头可能对我们并不实际,但我们同样可以在秩序和规则之外,有意识地引入一些随机的、意外的情境,让这些随机和意外成为培育新想法的土壤。比如改变日常生活习惯,走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线上下班,与不同的同事共进午餐等。作者认为,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对象时,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必须把很多或近或远的信息、素材纳入在内,这时要想把它们一一分类、整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还不如把它们笼统地放在一起, 自由碰撞和组合。

当然,这种随机性的瞬间带来的灵感,也是建构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如果村上春树不是从少年时期就疯狂地看书,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恐怕无论那个棒球飞得多高,他也写不出《且听风吟》这样的作品。因此,我们昨天阅读的关于学会“学习”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5 思维图像化

在思考复杂的事情时,一开始脑袋里不免会一片混沌,为了理清思绪,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图解思考的方法。因为图示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可以更轻松地呈现复杂的关系,而且图像处理分担了人脑中工作记忆的负荷,为逻辑思考腾出了更多空间。例如在理解《盗梦空间》、《冰与火之歌》这些情节或人物关系复杂的作品时,就可以用图解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剧情,还能一窥创作者的构思思路。

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到工作中,用图像工作并不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专利。很多成功的作家和科学家都精于此道。例如纳博科夫在14岁前每天都在画画,而马尔克斯画的连环画在学校里也小有名气,所以在写作中,他俩都善于用形象思维构筑场景,再用文字表达出来。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据称是受到了他16岁所做的思想实验的启发,爱因斯坦在传记中回忆,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会看到怎样的景象。爱因斯坦曾这样概括自己用具象思维思考抽象问题的方式:“我写下的文字或者说的话,在我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好像并不起什么特别的作用。真正对思维起作用的好像是一些符号和一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图像,它们会自动地在头脑中复制、组合。”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随手把想到的图景和思绪画下来,用纸笔构筑一个探索空间的方式。
作者总结,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换句话说,就是不拘一格,也不必只着眼于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上,这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种图形结构中的一种,我们应该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图形。常见的图解包括流程图和结构图,以下是作者的一些示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也可以创作更适合自身的图形。


 (图片均来自《精进》一书)


№26 周密思考的工具

我们都希望能周全地进行思考,但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滴水不漏,这是因为几个心理机制的限制:

  1. 我们偏好特殊事例,而不是普遍数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知名决策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可得性(availability)启发法”的概念,即“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这是一种常见的偏见。例如想估算“人在60岁之后的离婚概率”,这时候你会在记忆中搜寻关于这个事情的实例,如果你轻易就找到了实例,那你就会把这件事判断为大概率事件,而不会第一时间去搜索论文或者调查数据。

  1. 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的存在,我们倾向于寻找论据佐证原有的看法,而不是推翻它。

  1. 受知识和经验所限,每个人都存在“思维盲区”。我们无法完全消灭盲区,因为它们属于“未知的未知”状态。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心理机制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思维工具来辅助思考。最常用的工具是矩阵和清单。

(一)矩阵工具

广义地讲,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要建立矩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1. 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比如产品的最终形态无法穷举,但是决定产品形态的抽象维度可以穷举);
  2. 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3. 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例如,关于思维盲区,我们可以通过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这个矩阵来快速理解:
(图片来自《精进》一书)

我们在矩阵中发现,在人际沟通中,“我”和“别人”的信息关系是复合式的。每一次交流,都会使四个格子的面积发生变化,而理想的交流,应该是公开区越来越大,其他三个区域越来越小。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应该在交流中关注盲区的存在,积极求教他人以收获新知。

乔哈里视窗这样简单的矩阵只能用于思考比较简单的问题,在多维度思考上,作者还引介了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Fritz Zwicky)发明的“形态表格”(morphological box),用于思考和筛查一个复杂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列举每个关键影响因素下的各个可能条件,并基于此组成一个表格,激发新创意的产生。下图是作者制作的关于“如何研制一款新奇的饼干”的形态表格,供读者参考:

(图片来自《精进》一书)

(二)清单工具

除了矩阵工具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清单来无限穷举。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维尽可能更周密一些。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如外科手术、航空航海领域,清单已被广泛应用。根据美国飞行专家保罗•伊尔曼(Paul Illman)编写的《飞行员航空知识手册》,飞行员在进入飞机前需在地面对飞机的外部进行检查,这个环节的检查包括15个大类81个小项,其中对机翼等类项的检查会进行多次反复。

美国证券分析专家小休伊特•海瑟曼在《怎样选择成长股》 一书中, 提出了一种筛选股票市场中的成长股的快速方法,称为“五分钟测试”。这个测试是对一家公司的九个方面进行快速的考察,看其是否符合期望的标准,清单如下,括号中为判断标准:

  1. 审计意见。(无保留意见)
  2. 未决诉讼。(没有未决诉讼)
  3. 非经常性损失。(近三年不超过一起)
  4. 盈余重述。(没有进行重述)
  5. 无形资产比例。(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低于20%)
  6. 产权比例。(低于75%)
  7. 收入增长率。(近五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
  8. 股票薪酬支付比率。(低于15%)
  9. 做空比率。(低于15%)

一个普通水平的投资者如果能严格遵循某一种高水平的清单来进行投资,也能拿到出色的收益。清单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能降低思考门槛,提升行动力。

自己制订清单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不带成见,随意列举,宁可把选项列到过度的程度。
  2. 对选项进行筛选、合并,保留其中最可行、最精华的部分。

现在,我们可以从简单做起,试着编制一份自己的《所有让我快乐的事》清单,再把这个清单细化到《每周快乐指南》,不如现在就动手试试吧?


№27 今日总结

关键词:
过滤信息,潜意识,随机,图像化,矩阵,清单

要点:
  1. 我们有必要对每天接收的信息进行“断舍离”,过滤掉其中不必要的部分。方法包括:精选信息源、远离潮流、重事实轻评论、定期闭关等。
  2. 我们可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删减、浓缩、模式化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和表达之道。
  3. 重视潜意识的作用,可以通过“晨间笔记”有意识地唤醒潜意识;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一些随机和混乱的情境,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也许能构建出新的秩序。
  4.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我们可以不拘一格但审慎选择,使用流程图和结构图帮助思考。
  5. 我们在思考中很难做到十分周密,可以利用矩阵和清单工具尽量让思维少一些漏洞。 

思考与实践:
  1. 在你每天关注的领域中,选取3~5个最有价值的,并为它们选取合适的信息源,写下这样选择的原因。
  2. 思考一件工作或生活中的事,不管是怎么进行一个项目,还是下周吃什么,用图解的方法表达出来。
  3. 试着编制一份自己的《所有让我快乐的事》清单,再把这个清单细化到《每周快乐指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删。




Day 5 如何努力

№28 思考与讨论
№29 才能可以提升吗?
№30 挑战与坚持
№31 如何思考现实问题
№32 让自己与众不同
№33 今日总结


№28 思考与讨论

来到《精进》的最后一个阅读日,前面4天的“思考与实践”你完成了哪些呢?希望这些练习对你有切实的帮助。
今天我们将试着厘清几个有争议的话题,例如“才能是否可以提升”,“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是不是就一定无法坚持做完有难度的事”,“社会认同感对一个人有多重要”等。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


№29 才能可以提升吗?

关于人的才能,有两种经典的分歧,一是认为才能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取和提升,另一个是认为才能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改善空间较小。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斯(Maria Meyers)和同伴总结了心理学家的研究,把对于人的才能的认知进行了进一步分类,按照“特有(exclusive)——普遍(inclusive)”和“恒定(stable)——发展(developable)”两个维度,即“杰出才能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具有普遍性”和“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图片来自《精进》一书)

(一)四种才能观

由于才华横溢的人类群星太过闪耀,天才论深入人心,即上面的四象限图中的“特有——恒定”才能观。尤其是智商测试普及后,人们更加认为智商是恒定的,天才只是少数。但其实智商测试的准确性一直颇受诟病,目前心理学家对人的智力的认识并不充分,测试出来的也只代表人全部智力的一部分。如果因为测试分数低就认定自己智力平平,发展受限,那是很可惜的。这种“特有——恒定”的观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也颇为常见,因此对现实中个人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很多积极心理学家更倾向于“普遍——恒定”的才能观,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如同这个世界的色彩一样绚烂缤纷,且与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人需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让自己更加自信。当然,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一味陶醉在自己的优势中,对自己定位不清,也容易引起个人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所持的是“普遍——发展”的才能观。前面我们讲到的隐含假设中有一项是“僵固型心智”,这个概念与“成长型心智”相对,是由发展心理学家、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这是“普遍——发展”观点的代表。德韦克发现,成长型心智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换句话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并不断为之努力,就真的会变得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心智是会互相转化的,要想从僵固性变为成长型,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要把绝对化的否定评价改为开放的启发式提问,比如“我不擅长做这件事”可以改为“要做成这件事,我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我绝对不会像他那样做事”可以改为“从他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最后一种“特有——发展”观就是我们所说的”培优”,学校里的“尖子班”、“火箭班”也是实践这种观点的代表。这种人才观只着眼于少数人,事实上,野蛮生长的优秀人才也比比皆是。

总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禀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的程度并不如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大。与其纠结于天赋,不如积极寻找自己的优势,并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尤其是对于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一般、也没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来说,要克服对前途的迷茫焦虑,就要把自己手中不算多的资源集中起来,无比认真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为了论证专注的做事态度对人未来发展的影响,作者将数学专家研究得出的投入时间——学习效果曲线和美国NBA的球员排名——收入曲线组合起来,假设专注投入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好,能力也就越高,得到这样的一幅图表:
 
(图片来自《精进》一书)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浅尝辄止的人的收入甚微,而专注走到最后的人将会获得超高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姑且不论天赋,很多高手的努力程度的确已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求教欧阳修怎样写文章,他答道:“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就是说,要写好文章,唯有多读多写,一般人却每写一篇就希望有过人之处,这样的心态很难达到高水平。

另一个例子是国画大师齐白石,他年轻时曾跟着师傅做过木工活,有一次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顿时视若珍宝,他向书主把这套国画教材借来,用了半年时间一笔一画地勾描下来,总共画了有16册。接着,他又用了五年时间反复临摹这套画谱,就此打下了绘画的功底。齐白石为了兴趣所付出的这种努力,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作者说,齐白石是“手艺人”,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手机艺人”罢了。 

我们要明白,努力不仅仅是意志力或者信念,更是一种需要学习和提升的才能,需要调配个人的资源,选择行动方向,把控执行进度和调适其他多方面的因素。采用什么样的时间投入策略,怎样有效启动、维持、专注和优化这种投入,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30 挑战与坚持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传统教育,会发现,除了中考、高考这种高强度、一次性的难题,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非常匮乏。事实上,人为设置丰富而有难度的挑战,对于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学教授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曾做过一个挑战实验。她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十多个小组,每组只有5美元的本金和2个小时的时间,任务是尽可能多赚钱,结束后要在课堂上进行PK演讲。学生的创造力被这个挑战极大地激发,最后的获胜队竟然赚到了650美元,各队的平均利润率也达到了4000%。各小组的创意五花八门,有的在学生宿舍门口免费检测自行车轮胎,需要打气就收费,由顾客自由定价,盈利不少;获胜队的点子则不走寻常路,他们把最后教室里的三分钟PK演讲时间卖给了一间公司,当作打招聘广告的时间,轻松夺冠。试想,如果教授给的条件并非这么苛刻,给学生“50万美元+200天”,学生们是否就会按照平常的思路,模仿一些创业公司的陈旧套路,失去了这令人拍案的创造力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比约克和伊丽莎白•比约克夫妇是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权威,他们提出了一条“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原则,意思是学习时要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他们认为,适当设置障碍,比如学习不同科目后进行交叉练习,可以增加知识提取的强度。这种加量练习大脑的做法,其实与练肌肉并无二致。我们不能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而是要主动突破,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在设计挑战时,要注意“难度适应”的问题,即经过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后,要不断提升难度,形成一个“挑战阶梯”,这样才能攀登高峰。

 
既然为自己设计了挑战,那么在影响挑战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坚持不下去怎么办?是要锻炼更强大的意志力吗?作者认为,意志力其实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它总有极限,长期坚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则应该是,让自己收获的满足感超过所有付出,即用兴趣和激情驱动自己继续做下去。但在这个时代里,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有的是浅尝辄止即告放弃,有的是放不下成见去了解。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 放弃对“兴趣”的执念

不要以有没有兴趣为先决条件,看上去不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尝试做一做,人的兴趣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努力试试看再做出结论。

2. 提升“浸润”的深度

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这件事情中,用温暖的情感去体验和激发兴趣。

3. 增加互动的乐趣

作家冯唐也算是当今文坛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在初一时曾发下宏愿要把超过四千万字的《二十四史》读完,最终他只读了三分之一,不过这也已经比大多数人强多了。他读这些史书有个诀窍,假想自己是当朝皇帝,读完大臣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思考,自己要怎么应对大臣上奏的问题,思考完再与真实的历史相对照,这样一来一去,他可以主动地思考和分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民生情势,读书的乐趣也多多了。

再有兴趣的事,如果在钻研的过程中受到太多束缚,处处掣肘,最初的激情也会被慢慢磨灭殆尽。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分为自主的、能力的和归属的。这其中“自主”非常重要。

在有的领域中,自主发挥的空间就比较小,比如需要严格遵循师徒规矩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派创始人程砚秋便是如此,他六岁就投到荣蝶仙门下学戏,荣蝶仙要求非常严格,常常打骂学生。
程砚秋吃得了苦,但并不盲从,老师教他练习青衣旦的步法,要他手捂着肚子来回走着练。程砚秋却心生疑虑,这样怎么会练出青衣旦庄重大方的姿态呢?后来他观察街上的轿夫个个脚步稳健,好奇之下就跟着跑了几里地,索性按照轿夫的姿态来练习步法。又从其他名师那里学到头顶一碗水的练习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终于在上台演出时惊艳四座,远超原来捂腹训练法的效果。

程砚秋本是因为家里穷苦才被送去学戏,又碰上严苛的老师,境遇不可谓不艰难,但他却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主动的姿态,大胆质疑老师的方法、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请教其他前辈的经验、坚持勤奋练习,正是这样的学习态度,才成就了让人念念不忘的一代名旦。


№31 如何思考现实问题

各位如果是职场人士,想必大多都有这种体会:大学毕业后,我们陡然由象牙塔降临残酷而现实的人世间,职场、社会、人际关系的各种压力陡然而来,令人难以应付。真实的世界可没有说明书,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现实的问题呢?采铜给出了他的步骤:

  1. 正确认识问题,基于深入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
  2. 完全独立思考,先不借助书籍或网络,看看自己的思维能走到哪里,等提出假设后再去搜索文献或用其他方法验证。
  3. 继续独立思考,在可能性较大的方向下,寻找和筛选关联知识,迅速学习新知识。
  4. 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和模型,把问题简化到本质层面,构建理论不是权威的专利,通过验证假设来提升思考的深度。
  5. 修正理论,不断让理论迭代,以变得更有力度,并可能在以后复用于类似的问题。
  6. 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概括,所以需要关注现实细节,通盘考虑,得到较完备的解决方案。
  7. 如果方案不够巧妙和完备,重复以上步骤。

求解现实问题需要进行反复的思维训练,作者归纳了五位名人的思考方法:

1. 投资家查理•芒格的知识融合方法曾在前面提到过,他广泛吸收了包括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在内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模型来分析判断经济和投资问题,多维度全方位拉网,思考多个复杂因素形成的共振,最后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


2. 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方法是走入现实,亲自观察和体验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以获得深刻的洞见。他不是书呆子式的学者。比如他曾经在除夕夜去街上卖橘子,为的是去体会不同时间、地点和天气下,买卖双方交流模式的变化。他也会自己养殖生蚝和三文鱼之类的水产,来分析流动和非流动的自然生物的产权问题。


3. 商业思想家纳西姆•塔勒布是在现实和理论中、商业和学术中交替学习。他是金融交易员,也是大学数学研究所里的研究员。从他创作的《黑天鹅》一书中,可以看到多学科思想的融合,也可以看到他对人类历史上各种极端事件的分析。从现实出发来提问,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泳,用实践来验证,在写作中升华。


4. 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理查德•费曼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他发明的“费曼图”,是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的基本工具,他写的《费曼物理学讲义》是多年来畅销的物理学教科书。他从不把抽象的理论和生动的现实看作是对立的,而是用经验来表述理论,用具象来表达抽象,是一位非凡的思想家。


5. 电影导演侯孝贤是从现实中学习,然后回馈到现实中去。他很会“读人”,只要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他都会用心去“读”他们,而且越是看上去有些奇怪和特别的人,他越有兴趣。作者猜想侯孝贤大概把自己遇见过的所有人都汇成了一个素材库,然后通过自己的解码和加工,融合到电影中去。


综上,作者得出一条建议: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建立理论和现实间的连接。因为用学术的态度能让我们思考得更深刻,而现实的复杂性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极限。由此,我们会慢慢构筑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智识,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也是本书的副标题。

作者认为,面对“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个问题,其实并无捷径可走,也不是看一本书就能做到的,但这些方法可以指引我们去往那个心向往之的地方,而且作者本人也和我们一样,正走在这条探索的路上。


№32 让自己与众不同

2015年,电影《模仿游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获此殊荣的是1981年出生的年轻编剧格拉汉姆•摩尔(Graham Moore),他也是第一次被提名奥斯卡。摩尔走上舞台,接过奖杯,用颤抖的声音发表了他的得奖感言:

“艾伦•图灵(《模仿游戏》的故事原型)从没有得到过站在这样的舞台上接受褒奖的机会,而我却得到了。这是我听过最不公平的事。所以在这简短的时间里,我想分享一点东西。在我16岁的时候,我曾试图自杀。因为我觉得我是个怪胎,我和别人不同,我感觉不属于这里。现在,我却站在了这里。所以此刻,我想告诉那些与我有同样感觉的孩子,觉得自己是个怪胎、觉得自己不同、与周遭格格不入。是的,你的感觉没错,你是怪异、是不同、是格格不入,但请你保持怪异,请你与众不同。而当下一次你站在聚光灯下时,也请你把同样的信息继续传递下去。”


“请你保持怪异,请你与众不同”(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也是作者在本书的最后想和我们分享的。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彼得•蒂尔(Peter Thiel)是硅谷著名的投资家,《从0到1》的作者,他也认为,能在标准化教育下形成和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0到1”的创新,必然属于那些能独立于主流思潮之外的,富有智慧和勇气的思考者和行动者。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去迎合主流的人,反而会被时代所忽略。作者鼓励我们,忘记社会认同,尽管去做“酷”的事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

最后,作者依然善解人意地以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作为全书的结束语:

  1.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 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 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33 本节总结

关键词:
才能观,必要难度原则,意志力,兴趣,大学生,勇于不同

要点:

  1. 按照“特有(exclusive)——普遍(inclusive)”和“恒定(stable)——发展(developable)”两个维度,即“杰出才能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具有普遍性”和“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可以把才能观分为四种类型。
  2. “普遍——恒定”的才能观认为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且与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人需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3. 心理研究发现,成长型心智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换句话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并不断为之努力,就真的会变得更好。
  4. 学习时要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
  5. 长期坚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则应该是,让自己收获的满足感超过所有付出,即用兴趣和激情驱动自己继续做下去。
  6. 大学生应该让自己不只是学习者,也是探索者。
  7.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不必过度追求社会认同,尽管去做“酷”的事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

思考与实践:

请思考,在你现在的工作或学习中,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有多少继续增长的空间?为这种优势设计下一步要挑战的难度,写出具体的训练计划。完成计划后写一份总结报告进行反思,并把报告分享给其他人,收集反馈意见,对再下一步的挑战训练做出修正,循环重复以上过程。根据你想达到的最高目标,为自己设定一个达到目标的时间,在这期间寻找一切有用的资源付出努力,希望你能为之不断攀登,直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本书的内容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条精进之路,但正如原书中所说,这条路漫长而艰险,本无捷径可走,只能带着一颗独立的心上下求索。愿读者在这条路上能昂首阔步,不留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删。
来自:熊猫书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16066458号-1 )

GMT+8, 2024-4-18 08:36 , Processed in 0.08496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