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8|回复: 0

原创与其“理科培优”还不如“理科优培”——K12行业产...-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实习生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6-11-2 16: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进化论老韩 于 2016-11-2 16:22 编辑

1、为什么地方机构不能完全复制学而思们的“理科培优”? 新东方之后,国内教培行业新秀辈起,其中学而思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继而高思又起,而且是在两个已经上市的庞然大物的眼皮子底下硬是做起来了。一时间,学而思、高思所代表的“理科培优”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也成了行业内争相模仿的对象。甚至有不少人断言,全国范围内的“理科培优”浪潮即将席卷而来,二三四城市将会沿着北上广的路线层层下沉、复制,真的会是这样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意见,原因如下: 第一,二三线城市包括更低级别的市场不是跟在一线市场屁股后边的简单复制。为什么出国机构与小语种培训在一线城市兴起多年也不见在小城市做起来?为什么当年的“1对1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一线城市燃遍全国?可以确定的是,全国绝大部分的城市绝不可能成为一线城市,这也就决定了身处其中的教育行业必然有自己的特点:适合其特点的物种,必然一点就燃,不适合的物种,再等十年也是痴心妄想。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做“理科培优”资源不足。做“理科培优”需要大量的稀缺性的资源的,比如说“小升初选拨性考试”的政策性资源,学而思至今绝不进入没有小升初考试的城市,而从长远上看,这种城市只会越来越少而不会越来越多;还需要做示范性作用的优秀学子”这种资源更是名额稀少先到先得;但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师资资源,学而思、高思的大本营是坐拥清华北大等一大批顶级学府的北京,每年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廉价的师资资源,而这种资源,全国上下还能有几个城市可以复制?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一旦没有了优秀的老师团队作为支撑,还有多少家长会为这样的“理科培优”买单呢? 第三,“理科培优”式的“头羊营销效应”必不长久。所谓“培优”,当然不仅仅只招好学生,因为好学生的数量毕竟有限,培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好学生的示范作用而带动其他层次的学生也来报名,所谓“以培优带动补差”就是这个道理。但这其实是公办学校玩剩下的招数,每个城市的重点学校不就是这样“掐尖”的吗?时间长了家长也都明白了:不是老师高明而是学生本来就底子好,尤其是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下,信息会更加透明,家长会更加理性,这样的“头羊营销效应”唬得了一时唬不得了一世。 2、理科优培(而不是培优)是K12的下一个大风口 风口从来就不是靠追逐得来的,而是在风起之前就做了相关的预备。“理科培优”已经出现了一家上市公司,以及数家准上市公司,现在进入便是在追逐业已形成的风口。那么,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呢? 我在今年三月份发表的《产品进化论》中明确提出:“教培行业产品进化的总趋势是,从为大年龄段提供直接工具,进化到为全年龄段提供深度滋养!”从新东方到学而思,在“培训内容”与“年龄段”上体现了这个总趋势,目前理科培训甚至是全科培训的大气候已经形成,那么下一步的进化趋势是什么呢? 对于K12阶段来说,本阶段的孩子主要任务无疑是各学科的学习与考试。所以,完全离开学科的产品,在本模块里步履艰难,比如说“全脑学习”等。好的产品应该是能完成三层次功能的:第一,能够促进学科本身的学习,为考试加油助力;第二,真正提高学科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科成绩,比如语文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第三,通过特定学科淬炼提升那些一定绕不开的、并能受用终生的“元能力”。比如通过语文提升对零碎材料的概括能力,通过数学提升对复杂问题的演绎能力,甚至通过学习考试的各个过程提升学生的目标感、执行力及抗压能力等。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做“考试学科的素质教育”。这种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第一,要面向绝大部分学生群体而并非一小群精英分子; 第二,把学习的“上瘾机制”的设计放在第一位,即要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昂扬兴趣; 第三,要特别注重粉丝的培养与社群氛围的打造。 第四,对考试技巧的训练“常规化”而不是“专题化”,对应试技巧的打磨需要“定量”而不是“定性”,就是说做考试技术的训练不要像一场家庭教育讲座一样光讲理念,而是放在学习的所有环节实实在在的训练具体的技术。 在这样的产品图景中:我们重点关注的不是少数精英的“示范”而是大多数群体的“上瘾”,在产品功能上关注的不仅仅是考试的过关还有学科综合素养的内化,在面对客户焦虑上,不仅解决终点焦虑(提分考学),更解决起点焦虑(学习动力),即便面对考试,更是将考试当作一项专业技术训练而并非学习内容的补充,实际上是更加大了考试成功的把握性(或者说最起码是家长的成功预期感)。 很明显,这样的“理科优培”(不是培优)面对的群体更广阔,功能更深撤,同时,解决的问题都是公办学校内解决不好或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这样的产品必将更有生命力! 3、“理科优培”新产品路线落地的道与术 “理科优培”可以简单解释为“考试学科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进化论团队根据对当前国内行业走向而提出来的新的产品模型。进化论这个组织从成立之初就是强调实战落地的,这也是我们的基因,所以,接下来,我们更深一层的谈一下这种产品的落地方略。 “理科优培”的产品重要支持点在于“上瘾机制”,将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的学习内容变成他们喜欢甚至上瘾的,谈何容易?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找到能学生上瘾的机制。 我们最终确定的模式为“故事机制”、“游戏机制”以及“类宗教组织”。 第一,故事机制。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不喜欢学习也是孩子的天性。而故事机制就是将枯燥的学习内容放入故事的场景之中,让学习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新知识的引入可以只用学科上的典故、学科大家的轶事,知识的传授可以使用戏剧(或是评书)的策划层层悬念方式,知识的重复与再现可以使用分角色扮演,甚至作业的编排都可以使用各种小型的故事嵌入等方式。比如在一款初中数学学习APP“洋葱数学”中,就大量的使用了故事的机制来展开知识的传授,效果极好。 第二,游戏机制。游戏机制的关键不在于嬉戏,而在于在游戏的过程的可操控感并且能够对游戏的成果 做到及时反馈,早期的游戏即使制作粗糙(比如俄罗斯方块)却让人欲罢不能就是这个道理。在学习中将大的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切片成几个阶梯性的小目标并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反聩与奖励系统是将学习游戏化的关键。在这方面,国内的新东方做了非常多的有益的探索,其课下的数学作业的线上系统就是按上述原理制作的,学生使用效果极好。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两项机制不是专门针对小孩子的,“故事机制”与“游戏机制”的作用是全年龄段的,高年龄段甚至成年人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与游戏如痴如醉,只是具体的故事场景与游戏类型不一样罢了。 第三,类宗教组织。无论是故事机制还是游戏机制,都是从产品的课程层面进行设计的,但教育产品是具备社群性的,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氛围与相互交往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好的学习社区内不仅会增加用户的体验好感,同时也会增加产品的黏性。对于“理科优培”的产品,我们完全可以基于学科而打造一个专业化的组织。以数学学科为例,在我们学习环境中,我们可以设置诸多的大师画像(塑像更好),或者有关数学的名言、景观;在上课前后,我们按照事先定好的礼仪向大师行礼或是进行学科宣誓;同学们之间有自己的数学名字,团队内部有自己专属的数学徽章,大家之间有专属的符号等,总之,使用这些方式,营造出一种专业、虔诚、神秘并组织严密的类宗教团体,大家进来就会被这种氛围感染,久而久之,会酿造出一种迷人的学科氛围。而这种氛围,不仅有利于在读学员的学习,也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新学员及家长的吸引。 除了以上两大机制以外,还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选择对学科有热情的教师。只有老师对学科有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对学科的热爱,这 是所有“上瘾机制”的前提条件; 第二,注意系统的传授该学科的方法论。明白了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深层次的感受高学科的魅力; 第三,考试技术的训练要全面且实战。“考试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在解决考试这一基本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的综合素养,或者说是在对学科上瘾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考试的问题,所以无论如何,应对考试的功能不能丢,不但不能丢,还要做的更专业们更有效。 4、“理科优培”是为了解决当前行业内的主要矛盾 很多人都说,现在教育培训行业告别了“黄金十年”,进入了行业寒冬,但另外一方面,学生家长却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产品而发愁。行业寒冬是个什么鬼?其实就是用户客户的需求变化了,卖方提供的产品却没有进化,而“理科优培”的观点是在产品进化的思路上在K12培训提出的一个切实可实施的方案。我们可以预测,未来K12的发展将不仅仅是在做“培优”还是“补差”的简单的二元徘徊,而是更加深入的将产品做细做精,更好地满足学生家长们的需求,甚至是超前的引导出行业内更加广阔的需求! 我们再次强调:进化论是一个具有“实战落地”基因的组织,我们不仅提出新观点,更喜欢将我们的新观点落地生花。如果行业内有对“理科优培”感兴趣的个人或是组织,我们愿意毫无保留的献出我们对此项目的一整套的是实施方案与落地步骤,咱们一起开创大场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16066458号-1 )

GMT+8, 2024-3-29 01:03 , Processed in 0.07050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